【記者黃揚明台北報導】「我想也沒想到,三十一歲就拿到台灣工藝競賽首獎,曾自問是否該退休了。」台灣工藝競賽史上最年輕得獎者楊承峰,去年以茶器作「月輪」站上台灣工藝界頂峰,成功並非偶然。

因母親經營銀樓,從小與珠寶結下不解之緣的楊承峰,十五歲起利用寒暑假當學徒,自從第一次看到硬梆梆的金屬在高熱中融化,還可塑成各種形狀,讓他對金屬工藝燃起興趣。楊承峰為尋找有金工課程的科系,選擇就讀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大學起楊承峰接觸漆器藝術,將漆器與金屬工藝結合,奠定他在台灣工藝領域的獨特地位。
楊承峰的作品造型大部分與「圓」有關。
他表示,家裡信仰佛教,從小灌輸他「圓滿」的觀念,創作時常以「圓」發想。他指出:「作品『十方如來』雖然外表金碧輝煌,但呈現出的莊嚴氣氛與佛教精神相當契合。」
他花半年創作出「月輪」系列作品,是他最滿意也是難度最高的作品,獲台灣工藝競賽首獎肯定,目前收藏於台灣工藝研究所。
今年他創作出擁有琥珀質感的「森之銀杯」系列作品,參加日本國際性工藝競賽「日展」,獲得銀賞肯定。
燒熔金屬常接觸高熱,楊承峰雙手留下不少傷疤,但手工打造的「不可替代性」,令他無法忘情金屬工藝。
「寶物。大千世界裡的金工宏觀」楊承峰創作個展,即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至明年三月八日。詳情洽電:(○二)二七六○○二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