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的藝術 迅速消除危機來源

高雲海(台北市/商) |2008.11.28
532觀看次
字級

政策執行少有全民受益 必有對民眾不利的一面」 執行力及配套方案至關重要

政府紓困要看時機、方式,時機不當、方式不對,美事反成憾事,這就是人世間的奧妙。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曾指出「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成」,他指責的不是善意,而是為什麼徒有善意卻會招致惡果。

馬政府上台以來,面臨國際金融風暴,或許自認守成已不易,遑論開創新局,唯民間期待政府紓困如久旱望雲霓,因此近日順應民意,改弦易轍,積極入市。以近日政府公布的房市八大利多和消費券為例,引發兩極評價,贊成與反對者莫衷一是。前者多強調危機迫在眉睫,政府不得不救;後者則以市場經濟不宜干預,反對動用人民血汗、圖利財團,債留子孫。

基本上,台灣經濟情況是否已陷入系統性風暴,人民生活是否已陷燃眉之急,應可依經濟數據、客觀學理決定,不必淪為口水之爭。重點在政府是否認清自身角色與學者不同,學者可以臧否時政,但政府當前要務在審度時勢下判斷後,迅速提出解決方案,以消除危機來源。

決策科學曾告訴我們,「政策的執行很少有全民受益,必有對民眾不利的一面」,因此辯論政策的良窳或完美與否,只是次要因素;執行能力的滲透度及配套方案是否齊全,反至關重要,在實務界歷鍊過的人都知道,「魔鬼藏在細節裡」。其次,能否擺脫時間的束縛,方是決定政策成敗的關鍵,首鼠兩端或虎頭蛇尾皆是大忌。

因此,當政府認定紓困對全民有利時,必須估計到真實的後果為何,與萬一不如預期的後續應變方案,更重要是施政意旨須對民眾說清楚、講明白,以免產生不信賴感。

歷史上偉大領導人物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無非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但英雄也能順引時勢,創造自己的勳業。此次政府面臨國際金融風暴及後遺症,應有化危機為轉機的作為,帶領全國走出新方向。以DRAM產業轉型為例,政府可以政策引導DRAM廠合併,共同開發製程技術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亦可利用各種租稅手段獎勵新產業,如讓太陽能產業有效消化DRAM產業的多餘產能。政府處理紓困得宜,將有效重建民眾對馬政府的信心!

高雲海(台北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