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有穿彈性襪預防靜脈曲張者須當心,醫師指出,不佳的彈性襪,不僅無助治療或預防靜脈曲張,還可能造成循環不良、組織潰爛等問題。
八十五歲的吳先生長期有靜脈曲張困擾,自行購買市售彈性襪來穿,剛開始穿十丹尼紗支數的襪子,後來覺得沒效果,就加碼到五百丹尼,但彈性襪並未改善靜脈曲張,反而在腳踝處長出一顆米粒大的小破皮,且逐漸惡化成銅板大的深部潰瘍,最後還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穿錯襪子。
皮膚科醫師鄭國良指出,彈性襪要能預防或治療靜脈曲張,壓力應以腳踝為標準而逐步往上遞減壓力,才能讓血液由腳踝順利回流到心臟;但市售彈性襪多屬均壓,亦即從腳踝、膝部與大腿外側的壓力增減幅度不大,因此並無法治療或預防靜脈曲張。吳先生穿上高達五百丹尼的均壓彈性襪,除了無法幫助靜脈回流,還因壓力過大、腿部循環不良,造成發炎潰爛。
他說,中老年婦女罹患靜脈曲張的比率高達五至六成,但多數人對靜脈曲張的預防與治療觀念不足,加上市售彈性襪參差不齊,才會造成許多反效果。
鄭國良表示,彈性襪應以壓力等級毫米汞柱(mmHg)做區分,現在市售彈性襪多以丹尼(Denier)為單位標示,其實,丹尼是計算人造長織絲粗細的單位。他建議,一般預防及輕微看得出來的靜脈曲張,須穿十至二十毫米汞柱,有症狀或雷射手術後則須選擇二十至四十毫米汞柱,若已到潰瘍或靜脈栓塞,則可選擇三十至六十毫米汞柱。
在尺碼部分,必須以腳踝圍為測量單位,有些彈性襪會以身高體重做為尺碼的選擇標準,容易發生誤差;也應說選購棉質混紡的吸汗透氣或不容易過敏材質。
他指出,其實靜脈曲張最好還是選擇就醫,輔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近幾年靜脈曲張手術技術已有進步,不僅傷口小,恢復也快。
鄭國良呼籲,有此問題者應該積極就醫,勿因自行選購不正確的彈性襪而加重病情,延誤就醫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