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文化總會長 馬英九:文化興國

 |2008.11.28
719觀看次
字級

結合觀光、產業 重視正體字傳承 於文化中心成立書院 期盼藝術家駐校 認同常民文化

【本報台北訊】「文化能使一個國家變偉大。」馬英九總統昨日於國家文化總會的會員大會上就任文化總會會長,馬英九致詞時指出,將以「文化興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並且要文化與觀光結合,北中南東都要有一個代表台灣文化的固定表演場所。會中馬英九特別指出對正體字的重視。

馬英九表示,文化是台灣重要的生命力,如雲門舞集、明華園、優人神鼓、小西園,都是台灣的軟實力,他說,「財富可使國家變大,但唯有文化才能使一個國家變偉大」。

馬英九對正體字的提倡特別表達他的重視,他還提起行政院長劉兆玄的一則軼事來說明。他說,劉兆玄在當大學校長時,有一次到湖南長沙看馬王堆的出土文物,馬王堆最著名的一是金縷玉衣、一個是漢墓女屍,但劉兆玄對女屍興趣不大,反而是在看漢朝的薄書,並且還一邊在念,後頭一對美國的夫婦大驚失色,拍劉的肩膀說,「Are you reading that(你在讀嗎?)」他們認為怎可能有人會認得二千年前的文字。劉兆玄回說,台灣人都認識,但大陸的導遊就不認識。因為他們都不認識正體字。所以文化傳承,不能有斷層。

他表示,不只是要以文化治國,還要「文化興國」。他說,已要求副總統蕭萬長與文化界連繫,讓文化界做最好發揮,他也強調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希望把文化與觀光結合,成為日後主要方向。譬如說,很多人到台灣觀光,到了晚上無處可去,能看的表演活動不多,尤其是出了台北市,更是如此,如何在北中南東,都有一個代表台灣文化的固定的表演場所,經常展現台灣文化,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他表示,另外像文建會在各地設有文化中心,可以繼續往前發展,他曾有設立「台灣書院」的政見構想,可以與文化中心結合。

馬英九並強調文化下鄉的重要,他還表示,他在台北市長任內曾推動「駐市藝術家」的政策,八年下來有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到台北駐市,他期本地藝術家或作家能到各個學校「駐校」,讓學生培養藝術鑑賞品味的能力。

馬英九並表示,常民文化也是文化,他兩天前收到一封電郵,其中有一篇「大陸移民美籍華人看台灣」的轉寄文章,那篇文章的作者親見台灣後,稱許台灣是華人社會最文明的地方。因此,文化不是兩廳院展演的才是文化,常民文化也是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