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一向很強的翰翰面對一堆需要訂正的題目,總是會發出一陣哀號。媽媽做給翰翰看,要他從簡單的四則運算開始複習,從簡單的地方就練習把步驟寫清楚。
翰翰是個已經超越學年學習的優秀孩子。他最近正在練習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內容除了有分數化小數、小數化分數的加減乘除之外,還有括號的問題要解決。學習力一向很強的翰翰對這個課題有強烈的挫折感。不但計算時間延長許多,錯誤率也提高很多,每次面對一堆需要訂正的題目,翰翰總是會發出一陣哀號。

因小疏忽就把題目算錯
這一天,翰翰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完成當天練習量的一半。媽媽走近關心他的狀況,卻發現翰翰幾乎每一題都算錯了。考量翰翰之前訂正題目的情緒和當天的學習狀況,媽媽決定先告訴翰翰這個慘不忍睹的結果。
翰翰一聽到自己幾乎每一題都要重算一遍時,情緒馬上崩潰了。他的眼淚不停的掉下來,他氣憤得衝到客廳猛搥沙發,他以一聲又一聲的「啊!」來表達心中的不耐和憤怒。
媽媽一邊看著孩子失控的樣子,一邊迅速的思考,在這個關頭,究竟能給孩子什麼樣的幫助。 (尤俠/圖)
媽媽仔細的分析翰翰遭遇挫折的原因。她回想起翰翰剛開始進入這個學習課題時,老師曾經提醒的:「一定要把計算過程寫清楚喔!」可是翰翰仗著自己的小聰明,並沒有把老師的提醒放在心上。他能省一個步驟就省一個步驟,能心算完成的決不筆算。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當題目變得複雜時,翰翰很容易會因為小疏忽就把題目算錯了。換句話說,翰翰的問題不在於不會,而是在於缺乏耐心。
一邊計算一邊念出聲音
媽媽希望翰翰一定要通過這個關卡,而不是在這個關卡前面認輸。所以媽媽沒有出言安慰翰翰,任憑他發洩情緒。
大約過了半小時,翰翰紅著眼睛、喘著粗氣回到書桌前面了。他惡狠狠的瞪著躺在桌上的教材,一副恨不得撕爛這些教材的模樣。
這時,媽媽在翰翰的身邊坐了下來,故作輕鬆的拿起教材說:「其實,這些題目也沒有什麼難的,就是笨笨的、一步一步的寫清楚就好了。」翰翰聽見媽媽說的話,覺得媽媽根本就是在說風涼話,他不服氣的說:「我才不信!不然你試試看這一題。」翰翰故意指定一題看起來又長又複雜的題目要媽媽做。媽媽當然毫不猶豫的拿起筆算給翰翰看。為了增強翰翰的信心,媽媽還故意一邊計算一邊念出聲音來。
一連三題都作對
看到媽媽的計算速度這麼慢,翰翰在一旁忍不住的說:「它加它等於四分之三啦!」媽媽問:「你怎麼知道?」翰翰得意告訴媽媽:「我早就心算了。」媽媽鼓勵翰翰:「你看,你這麼厲害。我還沒加出來,你卻連約分都約好了。你比我厲害多了。那我能算對的,你一定也可以。」
本來,翰翰等著媽媽出醜。沒想到,用笨方法的媽媽真的把題目算對了,翰翰不相信,又指定另一題要媽媽做。媽媽當然還是做給翰翰看,翰翰連續考了媽媽三題,媽媽也一連三題都把答案作對。
這下,翰翰知道自己的問題了,他告訴媽媽:「我要從簡單的四則運算開始複習。從簡單的地方就練習把步驟寫清楚。」媽媽給翰翰他需要的教材。翰翰也馬上練習媽媽的「笨作法」。驗收的結果,翰翰只錯了三題,而且都可以很快就找出錯誤的地方,翰翰有信心的告訴媽媽:「這些題目真的不難,真的只是比較煩而已耶!」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