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陪陌生人臨終

周希諴 |2008.11.25
761觀看次
字級

過了六天,癌末病患阿鐘在安寧病房安詳逝世。隔天她的女兒阿苳特地回到護理站來說:「謝謝護理長跟大家,讓媽媽沒有痛苦的走。假如沒有您們幫忙、陪伴,給我勇氣,我真的沒辦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好阿鐘有妳這位孝順又果斷的女兒。」

「要不是有您們幫我分析、給我建議,我想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媽媽,繼續一邊昏迷,一邊被插著管子,等著癌症折磨她的身體,直到身上所有器官,都被打垮後才能脫離苦海,那就太慘了。」阿苳說完後,又特地對我鞠躬,並說:

「謝謝周醫師、跟三位醫學生志工,雖然您們並不認識我媽媽,卻願意一起陪我,送我媽媽到臨終,讓我媽媽不那麼孤單地走。」

「我才要謝謝妳讓我們的醫學生志工,有服務瀕死病人的機會。」

「我媽媽生前曾說過,她最怕孤單,可是當她臨終前,還有一群醫護人員跟年輕朋友來相送,媽媽真的好幸運。」

「可見推廣正確的安寧療護理念很重要,特別是矯正『安寧就是等死』的錯誤觀念,讓大家知道安寧療護,其實是很積極的幫末期病人,爭取生活品質。」

「這次阿鐘要是沒有接受安寧療護的話,可能還被插著管子,默默承受人工造成的苦,等待漫長死亡之路的來臨,那才是悲劇呢。」

「對啊,平時我們安寧療護是『該做的醫療,一定不少作。』包括換藥、止痛、消炎,甚至緩和性的放射線治療、跟緩和性的化學治療都可做;然而當病人的死亡已經不可避免的時候,就必須注意『不需要做的醫療,絕不讓病人多受苦。』就像幫阿鐘把讓她受苦的呼吸器撤除掉。能做到不少做,卻也不多做,才是真正的安寧療護。」

附註:台灣安寧療護法律相關重大事件: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自然死醫療條例)。

八十九年七月十七日衛生署公告相關「意願書」、「委任書」等文書格式,行文各醫院配合辦理。

九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衛生署發布「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施行細則」。

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案」、(自然死醫療條例修正案)

九十七年度「安寧緩和醫療意願註記健保IC卡登錄」請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網站(www.tho.org.tw)下載或電話:(○二)二八○八一五八五。

(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