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百年中學的君子之爭

記者李宇政專題報導 |2008.11.16
940觀看次
字級

日據時代,日本人松岡正男畢業於慶應大學後就職於台灣總督府,1913年訪問台北一中(建國中學前身)學生宿舍,講解橄欖球比賽規則,1914年起,台北一中確定每周練習比賽的日子,這是台灣橄欖球的起源。

牛津學堂(私立淡水中學、淡江中學前身)由馬偕博士於1882年(清光緒9年,民國前20年)創立,1923年,淡水中學的英文老師陳清忠在該校成立台灣的第1支橄欖球隊。翌年,這支橄欖球隊在台北市擊敗日本人的台北聯合隊。

建中、淡江這兩個百年橄欖球名校,到2000年「義結金蘭」成兄弟校。

淡江中學橄欖球隊教練黃幹東回憶,2000年夏末,他經營的餐廳裡來了兩位貴賓。一位是當時建國中學橄欖球校友會會長藍信忠,那時他剛接任淡江的總幹事不久,和當時的會長陳松太在店內討論細節,兩所百年名校的會長竟同時出現在他店裡。

「兩位雖然貴為兩所百年名校的會長,卻互不熟識,」黃幹東指出,在他介紹後,藍信忠與陳松太相談甚歡。

黃幹東轉述,藍信忠說起他個人最敬佩的兩場比賽,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對抗慶應大學,與南韓的延世大學對抗高麗大學,都是精彩又有傳統的比賽,每年的賽事都有成千上萬的觀眾。因此藍信忠、陳松太達成共識,「我們兩校都是百年名校,又同樣是國內最有傳統的橄欖球隊,要培養這些年輕選手較正面的觀念,何不從我們開始著手。」雙方約定,各自回去和母校溝通,在歲末打場世紀大賽。

兩校校長也都樂見其成的表示,每年打1場這麼有意義的比賽,又要不傷和氣,最好就是結盟為兄弟隊,比賽日期就定在每年的最後1個周末,也就是當年的12月30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