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場】在阿耳,走尋梵谷的足跡

阡陌 |2008.11.10
812觀看次
字級

一九九五年,跟外子到法國南部開會,利用空檔,搭火車去亞維儂和阿耳遊玩。

從亞維儂坐巴士去阿耳,在普羅旺斯亮閃閃的陽光下,沿途除了葡萄園外,便是已收割的麥田和向日葵田。梵谷日日浸淫其中,向日葵的精氣,已然融入他的魂魄,因而畫出了絕世的《向日葵》。

會議結束,又去了一趟阿耳。下了火車,直奔「黃屋」去用早餐,冥想梵谷和高更一起生活、作畫的種種情景,就在這裡,大師畫下了《阿耳的臥室》。接著我們開始按圖索「景」:

走訪《病院》和《夜間露天咖啡屋》,病院的馬蹄型建築,庭院花草繽紛,對照圖畫,幾乎一模一樣;座落在小公園邊的夜間露天咖啡屋,前面那條巷弄還是無盡延伸,只是少了夜晚燭光的溫柔氛圍。

去到郊外的《斷橋》,當地的景色與畫裡並沒太大差別,依舊是一片清朗寧靜。接著去拜訪梵谷住進聖雷米精神病院時所畫的《星夜》和《兩棵絲柏樹》,陽光下蒼翠的田野一派祥和,無法將前者畫中漩渦般的線條、月亮和星星旋轉在空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而那兩棵絲柏樹,依然蓊鬱挺拔,跟畫裡翻捲纏繞、直衝上天的霸氣截然不同。

最後,流連在隆河邊,梵谷畫下《隆河上的星夜》。河堤畔,外子攤開畫本,揣摩著當年梵谷所站的位置,對著悠悠河水,畫將起來。

循著大師的足跡,徜徉在這個純樸的小城。當年,阿耳市民將落魄的梵谷看成瘋子,將他驅逐出城;今日,阿耳居民卻處處受其庇蔭,得享榮耀與財富。噢,這世間的「負」與「付」,該是如何計算法呢?

回程時到巴黎,站在奧塞美術館《隆河上的星夜》畫作前,內心湧現出莫名的親切和感動。深邃的夜空下,隆河靜靜地流,夜,是如此地靜;大地沉睡,燈光倒映在水中,呈現潾潾波光,靜謐的夜空有星光閃爍。那一夜,梵谷佇立在隆河邊,他的心境,想必是難得地安詳、平和吧?

一位畫家,生前落魄潦倒,日日除了作畫,還是作畫。繪畫與生命,已經融合為一體。三十七年的人間歲月,畫出如此豐富的作品,莫非是上天刻意派遣下來的神筆?尤其是在阿耳時期,短短兩年半裡,竟畫下了兩百多幅的曠世巨作。或許,是阿耳熾熱的陽光和燃燒的向日葵,激發了他潛藏的創作生命吧!

日落時分,跳上火車,猶記掛那個蓬鬆著滿頭紅髮,用盡生命能量,揮動彩筆的身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