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和2004年總統選戰蓋棺論定(the post-mortem verdict),在這兩場選戰中共和黨選戰技高一籌。他們知道如何抓住或製造議題,他們玩弄負面競選文宣的動能於掌股之間(master the dy-namics of negative advertising),他們不斷放消息。今年風水輪流轉,絕大多數平面和電子媒體名嘴都預言,歐巴馬勝券在握,普遍看法(conventional wis-dom)是民主黨打贏了這場選戰。
民主黨什麼時候開始變聰明了(smarten up)?他們什麼時候學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其實並沒有。歐巴馬決定打另一種選戰(play another game),是一種近年少見的手法。這也就是媒體所說直截了當的選舉(straightfor-ward campaigning)或簡單老實的非選舉(straightforward non-campaigning),也就是被動低調的選舉(passive campaign)。
當經濟海嘯來襲時,財政部長寶森一會兒恫嚇國會,一會兒嚇唬老百姓。媒體也頻頻發表歇斯底里的評論。馬侃先是老神在在說沒什麼好擔心的,後來又一百八十度轉變,改口說在在令人擔憂,甚至乾脆說,他要中止競選去解決問題,後又改口說,他不會中止選戰,而且所有辯論都會參加。
歐巴馬呢?他除了一些安撫人心和勸選民保持樂觀的話,沒有多做什麼,他說的更少,但他的民調仍直線上升。幾周後,同樣的模式再度出現,馬侃虛張聲勢,頻頻出擊,一下說歐巴馬是恐怖分子同路人(consorts ),一下說他是社會主義論者,是共產黨徒,根本不是美國人(un-American),不是「我們當中的一分子」,他會拿你的錢去給一天活也沒幹過的人,他會出賣以色列,他還會拉攏外國獨裁者等等。
歐巴馬回應時只是不厭其煩地解釋他的稅負政策,他並強調股神巴菲特等資本家都支持他,歐巴馬也列出他去請益的人士名單,並強調馬侃和布希的立場有九成是一致的,當然他也不忘呼籲進行變革。歐巴馬在選戰中沒有做的是他沒有去挖馬侃過去的瘡疤,包括1989年馬侃涉入儲貸案所謂Keating Five醜聞,或含沙射影指控馬侃未善待第一任妻子,或取笑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莎拉.裴林,或暗批馬侃老邁無能。他只是站在台上看來有點無精打采,但永遠面帶笑容,也從不提高音量。
儘管馬侃面紅耳赤聲嘶力竭,但歐巴馬很少使力,他只是不斷吸收對手陣營的攻擊,但這些攻擊非但沒有擊垮他,反而使他更加強壯。他把前拳王阿里倒在圍繩上任對手猛攻,藉以消耗對方體力,再一舉倒對方的戰術學到極致(rope-a-dope on a grand scale)。連馬侃在選戰進入倒數計時之際,眼看大勢已去,他也不得不讚美對手打了一場「訓練有素又審慎」(disciplined and careful)的選戰。歐巴馬這次的確抓到被動低調、耐心領導(passive, patient leadership)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