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埔里訊】一場風災,南投縣埔里鎮南烘圳取水口邊坡遭沖刷,流失上萬立方公尺土石,修復取水口光是購買運補回填的土石就要花費三百萬元,而鄰近的鹽土坑溪則淤砂滿溢河道,緊急疏濬清出的土砂堆在溪邊如一座小山,卻苦無去處。
南投農田水利會長洪國浩昨天說,颱風豪雨成災後,土砂遭淘刷或淤積,這種過與不及造成的災害,往往造成搶修復建財源難籌的極大困擾,如果能適時因地置宜「截長補短」,卻能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省錢大作戰」好效果。
洪國浩說,他獲悉南烘圳取水口舊溪岸邊坡土石遭大量淘刷流失後,立即評估採購土砂及運送回填的成本,結果發現回填一萬立方公尺的土石,起碼要花費三百萬元,但當南投水利會在為籌措採購土石龐大財源傷腦筋的同時,鄰近的埔里鎮麒麟里與魚池鄉共和村民,卻正為了當地鹽土坑溪土砂嚴重淤積,阻塞溪床水路導致數十公頃良田被埋沒,而頭痛不已,因為緊急疏濬的土砂只能暫時堆置溪畔不能外運。
洪國浩說,相信類似不同單位協調互補因應災害復建的模式,能讓政府相關單位的復建開支減到最小卻發揮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