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有個專門賣珠寶的楚國人,到齊國去兜售珍珠。他覺得應該要有高貴的包裝,才能提高珍珠的身價,賣到好價錢,於是便動腦筋要好好包裝珍珠。

楚國人先買了名貴的木蘭樹,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做了許多小盒子(即櫝),再用肉桂、花椒等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他又在盒子外面精雕細刻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美玉和翡翠,看上去閃閃發亮,就像是精緻美觀的工藝品,人見人愛。
盒子完成後,楚人小心翼翼的把珍珠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果然不出所料,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有個鄭國人賞玩了半天,愛不釋手,最後出高價買了下來。
鄭人交了錢後,便拿著盒子走了,可是沒走幾步又回來。楚人以為他後悔要退貨,沒想到鄭人打開盒子,把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你忘了盒子裡面有一顆珍珠,我是特意回來還珠子的。」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尷尬的站在原地。他原以為華麗的外盒,會讓珍珠大為暢銷,沒想到過分包裝反而喧賓奪主,搶了珍珠的丰采,鄭人只要盒子不要珍珠,讓他哭笑不得。
小娟姐姐說:很多人買東西後,不是隨意棄置就是送人,原來他是為了贈品去買的,這種捨本逐末的行為實在愚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