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1】童詩和音樂的結合——《這條路上》

文/中玄 |2019.07.06
1886觀看次
字級

文/中玄

看了為紀念日本著名童謠《這條路上》創作百周年而拍的電影,我想到文學和音樂的結合總會發揮更大的力量。片中鬼才詩人北原白秋加上天才音樂家山田耕筰,兩人聯手打造日本音樂史上最負盛名的童謠詞曲,這個創作組合影響日本童謠的發展和民眾生活深遠,也讓我感嘆為何台灣的《望春風》創作者鄧雨賢和李臨秋的詞曲組合或生平傳記,從未拍過電影!

《這條路上》是以北原白秋為主軸的傳記電影,音樂家山田耕筰則是配角兼故事敘述者。北原白秋是明治至昭和年間的國民詩人,創作詩及一系列童謠無數,他在一九一八年起參與鈴木三重吉創辦的兒童雜誌《赤鳥》的編務工作,更帶動了日本兒童文學的發展。

事實上,光靠兒童雜誌無法影響深遠,他後來遇到從柏林回國的音樂家山田耕筰,兩人的個性和理念原本王不見王,甚至大打出手。但因東京大地震,日本民心、士氣急待提升,兩人終於攜手合作,創作出許多傑出作品,特別是像《這條路上》等的經典童謠,讓日本民眾和兒童能度過艱難時光。他兩人的友誼,也維持了數十年的時光。

本片也描繪在日本軍國主義下文藝作家的無奈,他倆被迫創作一些軍歌和各地工廠、企業家宣傳愛國的歌曲。北原白秋未及等到戰後恢復創作自由的時代就逝世了。

國人或許對北原白秋不太熟悉,但有他紀念館的家鄉柳川市,國人去遊九州福岡時可能都去過這個運河四布的水鄉。北原白秋生前也來過台灣,離台前發表《台灣青年之歌》、《台灣少年行進歌》、《林投節》等詩歌。日前,桃園大溪國小還發現其日治時期的校歌,也是北原白秋作詞的呢!

本片因以北原白秋傳記為主,故當時作家、詩人等出現於片中的很多,如與野謝晶子、石川琢木、萩原朔太郎、菊池寬、室生犀星等都是片中角色,故文學氣氛濃厚,也見證了許多文人生活。而電影隨著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時代的出場,更令人有人生多變化的感觸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