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她那奔放多姿的人生 文/吳孟樵 |2019.07.06 語音朗讀 29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吳孟樵 安妮華達憶往時,這麼說:「不是讓時間停止,而是融入時間。」 即將上映的紀錄片《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同時也是台北電影節片單之一,這是安妮華達(一九二八至二○一九年)生前最後一部作品,也是她畢生精華的縮影展現。 影片一開場是她在法國的劇院改裝而成的戲院演講,座無虛席。她獨坐在台上,現場穿插她執導過的影片與簡報,像是一幕幕優雅的人生風景畫,她強調自己一生的創作是「靈感」、「創意」與「分享」。 人生到了盡頭,她的腦袋依然清晰、話語流暢、妝扮仍是龐克風,色彩鮮明。幾十年來的香菇頭依舊,髮絲色彩極具豐富性。她以高度的熱情看待世界,以體貼溫潤的心拍攝多樣人。作品融合的不只是電影藝術,還有她專長的攝影,並以她獨特的裝置藝術運用至影片裡。因此,看她執導的影片很過癮。 法國新浪潮電影先驅 對於她的認識,我先是從她為了紀念丈夫雅克.德米(一九三一至一九九○年,導演、編劇、演員)所拍攝的紀錄片開始,內含至深至真的情感,不僅是夫妻之情,而是創作者與創作者的對話,是深切理解世間情,才能做到的互動,並以行動支持,以創作留下該紀念的人事物。 她有法國新浪潮電影教母之稱,所處的歷史、互動過的藝文界名人極多,在《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出現過的人名,導演如威斯康提、費里尼、雷奈、布紐爾,還有畫家達利,也有許多合作過的大明星畫面,可以看到亞蘭德倫無可取代的俊美和勞勃迪尼諾的敬業態度……這些畫面非常珍貴。 又如:她提到了法國哲學家巴什拉的著作《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讓我重新喚回華達的作品《沙灘上的安妮》,片中的水、沙灘、城鄉、成長歷程,以及她以較少的經費創作出看來是呈現當年樣貌的風景,也多次大量的以「鏡子」投射主人翁與地標之間的省視關係。 對於她想重點呈現心理觀點的人物互動,是以多次的剪輯交錯出現。《短角情事》是她的第一部劇情片,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更早於楚浮的《四百擊》與高達的《斷了氣》。 巴黎這所城市,在法國電影處於特殊的歷史地位。華達既是藝術創作者,也是早期宣揚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社會運動者。在《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這部劇情片,以巴黎都會的女性愛情故事剖析政治:美麗的女主角對於自己,或是他人對於貌美女子的認知層面,以此探討社會裡對於女性的膚淺看待、生命是否絕望,以及女人該如何與自身相處。 二○一七年上映的紀錄片《最酷的旅伴》在台正式上映前,先行在當年的金馬影展以英文片名《Faces Places》放映。她與法國視覺藝術家JR合導此片,兩人俏皮的對話與豐富多姿的身影至今仍鮮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華達因乳癌去世,她留給世人的印象總是行動力十足,創意無限。JR在華達去世後,以他近期製作的巨幅拼貼獻給華達,他說:「華達熱愛人群、熱愛拼貼、熱愛幻覺……」他相信華達一定能看得見。 完美享受創意的人生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由華達與迪迪埃羅傑共同編導,華達侃侃而談她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對於自己即將告別人世,她早已面對,並且說著:「沒關係,一切都會好的。」她是那麼地瀟灑又富於多層次情感,讓人回味無窮。影片最後是重現華達與JR在《最酷的旅伴》的畫面,飄飛的大風沙將他倆的身影吹得模糊至隱隱不見,那畫面很有意境,猶如華達融入奔放多姿的時間裡,帶領影迷體會人生。我僅能從她的幾部影片裡認識她,卻已深愛,且開始很想念她,祝福華達享受創意人生。 前一篇文章 【影中人生1】童詩和音樂的結合——《這條路上》 下一篇文章 【影中人生2】沒有憂傷 怎能體會快樂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8【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質電視選】《消失的王者》【經典新話】他不是武大郎,他是谷峰【優質電視選】《另一種注目》【影中人生《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用搖滾改寫音樂史【動畫片《衝出迷境》】危難時保持善良【優質電視選】《生活智多星》 作者其他文章夢境的出口【生命畫語】早晨在樹屋裡醒來淚眼開出陽光【生命畫語】樹,帶來大地的能量雷之午後【生命畫語】讓陽光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