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 智慧對談 (一)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8.12.11
9560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前言

星雲大師所著《八大人覺經十講》,是一本小冊子。大師藉此經講說人間佛教及在家佛教的修行宗旨,作為引導眾生修行佛法的依據,文字淺顯,意旨清晰明白,是一部學佛的好教材。

《八大人覺經》實在是一部小品的佛經,但是討論的著作卻非常豐富。深入近人的著作及古德的疏解,有多不勝數的註解之作。如明末蕅益智旭大師就有《八大人覺經略解》,該文文字簡要,意旨清晰精準,層次分明,邏輯嚴謹,本文討論星雲大師講話的同時,亦一併討論蕅益智旭禪師的註解。

不論是古德或今人,對《八大人覺經》的註疏,多半是發揮引申以為教化之作,星雲大師的講解,也是屬於發揮引申以為教化材料的型態。其他的註解,有些作品在相關佛教經典文字的引證較多,有些則是講者依據自己的涵養發揮詮解之能,但若說到要藉此經深入佛法貫通佛典宗旨,以及開一大宗派之學說,則尚不能說有此功效,因為畢竟文字有限,編寫的目的在作為實踐的法條,而非義理的新創。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註解之文的緣故,且幾乎當代的佛教大德無一不有講說此經之作,關鍵就在,此經言簡意賅,系統完整,對初學者及老學究都是修行用功的綱領要旨,甚至作為早晚課誦的經文都是極適合的材料,它就像《四十二章經》,直接作為出家眾修行的指導綱領,一條一條的格言,依文修行,即成大器。

而《八大人覺經》又比《佛說四十二章經》更為簡要,卻義理完整,架構分明,因此,凡佛教宗師,無不引經講述,作為最簡要版的「佛學概論」及「修行法門」之文,實是最為方便且精要。當然,也因為它的簡要精準,因此需要介紹,尤其是對於初入門者的引導,更是適宜的教材。對於佛教老參而言,介紹這部《八大人覺經》也可以說是自身學佛證量的化現。

不過,本經雖然在功能上同於《四十二章經》,但是,在大小乘歸止問題上,仍有不同。《四十二章經》的古本確是小乘意旨,但晚唐本就確實加入了大乘的精神且是禪宗型態的智慧。至於《佛說八大人覺經》的調性問題,亦即是大小乘佛法的問題,法鼓山聖嚴法師有學術性的討論,總結其言,本經應是從早期原始佛教聖典中節錄而出的文字,但其中已經出現了後期大乘佛教菩薩道意旨的文字觀點,至於誰是此經的編者?筆者就無意妄言了。

然而,依據蕅益智旭禪師註解《佛說四十二章經》及一切大小乘經典的作法及立場,小乘經典皆是佛法,且無一不與大乘精神意旨相應符合,皆可以大乘精神再發揮而融會貫通。因此安世高所譯之《佛說八大人覺經》,不宜以大小乘宗旨隔離其義,應如聖嚴法師所說,「既保有原始佛教的面貌,也已帶有大乘菩薩的精神了」。

星雲大師講解此經,將「八大人覺」要旨開出標題,即「佛教的世間觀」、「多欲為生死的根本」、「知足為守道的根本」、「精進為降魔的根本」、「智慧為化愚的根本」、「布施為度人的根本」、「持戒為節欲的根本」、「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八大人覺經的總結」。以上八項標題,切中每一「覺」的宗旨,以下討論,即依大師所開此八大覺旨為次目而討論之。

首先,大師於本經的〈概述〉中,主張本經最適合在家信眾受持,其言:「本經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學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寶典﹗」又說:「在佛教裡,人生佛教與在家佛教,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本經序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大師在〈序文的宣講〉中,主張本經應為佛弟子早晚課誦的經文,且不分在家出家,也是既要課誦也要受持實踐。參考蕅益智旭禪師的話:

不論在家出家,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湻熟,記憶不忘也。

大師意旨與智旭同,皆主在家、出家對此經皆應誦念受持、常無間斷。因此,從經旨本身來看,這就是一部極精簡的佛教修行寶典,總集大小乘佛教思想要旨,作為佛弟子日日實踐的功課。因此,本文即得藉由星雲大師的引導,以及作者自己的反思,並參考蕅益智旭禪師的綱領,進行智慧的對談,以有益於筆者自己,並公諸讀者參考。

二、佛教的世間觀

針對第一講,經文如下: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經文第一要人覺知世間無常、山河大地無常、自我身心無常。吾人因對身心之執著,故而造惡受苦,須建立無常觀,以脫離身心之苦。此說自是原始佛教基本教旨。蕅益智旭禪師註解如下:

二別明即為八,初無常無我覺。此入道之初門,破我法執之前陳也,先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如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等,則於依報無可貪著。次以四大觀身,地水火風互相陵害,故有四百四病之苦,各無實性故,究竟皆空。次以四陰觀心所謂受想行識,並此色身,共名五陰,於中實無我及我所,但是生滅之法,剎那剎那遷變轉異,不實故虛,非真故偽,遞相乘代故無主,則於正報無可貪著,又此正報身心,不唯空愛惜之,於事無益,而且,一迷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則心便為眾惡之源,一迷四大為自身相,則形便為眾罪之藪,倘不直下覷破,害安有極,若能如是觀察,則身心二執漸輕,即漸離生死之第一方便也。

智旭主張此第一覺知即為佛教入道初門,首先要建立國土、世間、身心、四大、五蘊之無常觀,此正是原始佛教三法印、四聖諦之所言,故而此經有原始佛教的資糧無誤。筆者 認為,原始佛教所有的基本命題都是大乘佛教的基礎,不可否定排斥,大乘佛教則是在哲學問題上的再進一層,層層上推,而有的新命題。一方面為宇宙論擴大論之,二方面是本體論深化究之,在這兩方面工夫境界論登峰造極而已。

星雲大師註解本文,破題即謂:「這是《八大人覺經》說明修學菩薩道、辦了生脫死事業的人,應有的第一覺悟。在這一段經文裡,也可以說,就是總指佛教的『世間觀』。」 從哲學基本問題說,實踐哲學特質的中國哲學,即是由宇宙論、本體論、工夫論、境界論四大哲學基本問題所組成8,大師說的世界觀,主要就是宇宙論及本體論的問題。

先說世界觀,再說工夫修行的法門,最終追求最高成佛境界,所以大師說是世界觀是絕對正確的。一方面宇宙論上現象無常,二方面對此的錯誤認識便造成個人身心的罪苦,既然是苦,就要知道解脫之道,以便漸離生死,因為生死是無明的歷程。

三、多欲為生死的根本

本經第二覺知文: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經文說明,為何在無常的世間中眾生會受苦?也就是對世界觀中的本體論問題主張「有漏皆苦」、「離苦得樂」的說明。關鍵在多欲,既是無常,奈何多欲?多欲肯定不得其善果,故而是苦。欲去此苦,即「少欲無為」一事而已。

蕅益智旭禪師註解中曰:

二常修少欲覺。此既以第一覺降伏見惑,次以第二覺降伏思惑也,思惑雖多,欲貪為首,能修少欲,則可以悟無為而得自在矣。

旭以見思二惑說明世人沉迷痛苦的原因。見惑是對現象的錯誤認識,思惑是對自己所採取的態度的錯誤思。知世間無常,除見惑;但是自己的對待態度卻不一定即時導正,雖知無常,卻不知如何生活於此無常的世間,所採取的生活態度有種種錯誤。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多欲,多欲而求不得即苦,故而少欲無為便能離苦。智旭以少欲為解脫痛苦、了脫生死的第一原則。無欲即無求、即不苦、即得樂、即是自在。

星雲大師說:「《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一覺悟是說佛教的世界觀;從第二覺悟一直到第七覺悟是說佛教的人生觀。」 大師的人生觀用詞是很寬泛的,那就是包括「終極價值的本體論、修行實踐的工夫論、完美人格的境界論」。對此,首先,人類應該面對的終極問題是什麼?大師說就是生死問題:「說起人生問題,就會聯想到人生所必須的衣食、育樂、婚姻等等的問題上去,其實,這些問題雖然重要,但人生最大的問題還是生死問題。」 老子說:「吾之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誠哉斯言!那麼,既然有此生命,為何不能是快樂的一生呢?

大師解答了這個問題:「眾生在三界六道裡輪迴,生生死死,受著無窮的苦迫,這都是由貪欲引起的。學術進步,物質文明,並不能叫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

首先,「六道輪迴」是佛教宇宙論的基本知識,世人並不都認識這個世界觀的知識,但既然是人,都有人的一生,是苦是樂?自在人心。先不論是否真是「六道輪迴」,生命的歷程之苦,確實都來自多欲。

若有人不以為苦,或以為不苦,好的方面是他欲望單薄,或理想廣大;壞的方面是人在苦中不知苦,還沒有苦到極點,所以繼續追求欲望,一直要等到想要的都得不到,而原來擁有的更都丟光了之後,這人才會體會到深切之苦。從好的方面說,就是《八大人覺經》要提醒的生命方向,就壞的方面說,就是本經要告知的得苦的原因及離苦的方法。(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