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 會客室 華人文化的大膽實驗

文/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 |2018.01.15
1884觀看次
字級

文/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的黃光國老師,三十多年來一直在思索華人社會如何擺脫學術被殖民的處境。他發現,西洋學術因其設計理念,常使得不同的專業出現界線井然的觀念壁壘,很難展開對話,同時各自對社會層面產生具體影響,結果導致各種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層出不窮。

光國老師是華人學術圈裡罕見的願意跨領域探索學術議題,並將探索結論推廣到社會層面,希望構築學術與社會雙向溝通橋樑的學者。他是社會心理學專家,卻將社會心理學的範圍極大化,從本土心理學的角度擴展到整個社會科學領域,冀圖架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新領域,讓不同領域獲得對話與整合的空間。

何謂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呢?光國老師長年參與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其目標就是正視不屬於歐美社會的文化傳統,研究各種不同的文化群體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出來的心理樣貌,從中觀察其面臨的共同問題,並提出合理的解答。其中,他特別看重傳統儒家思想為解答這些共同問題所提供的觀念資源,認為不僅在文化心理層面,各種人文學術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都可藉由傳統儒家思想展開詮釋工作。因此,光國老師希望重新詮釋儒家思想,結合傳統佛道思想,精確理解華人社會人際關係運作的文化心理,並輻射到人文學術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各面向,裨益中華文化,完成其第三次理性化歷程。

這兩年來,我不斷跟光國老師展開激烈卻不失情誼的學術辯論,探討的主題就是「黃光國難題」,這並不是黃光國個人的難題,而是全體華人學術正面臨的困境。什麼是黃光國難題呢?就是「儘管中國曾經創造豐富的思想,對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中國的思想如果要再創輝煌新章,重新成為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引擎,就需要通過對科學哲學的認識與釐清,創造性地展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詮釋工作。」然而該主題面臨方法論(methodology)層面的巨大困難:即如何將中華文化本質中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傳統,傾注於「天人對立」的階段性思辨過程,從「生命世界」中開闢出具有科學哲學意義的「微觀世界」。

我會稱其為「黃光國難題」,係因這是光國老師畢生關注的學術焦點。我們辯論的內容,早先來自其學術理論只有「自我」(the Ego),沒有中華思想最關注的「自性」(the Self);後來則轉成辯論自性的性質。在西洋學術發展史裡,常見學者間辯論最後絕交或惡言相向,這是因為他們思考的主軸來自於個人主義;而中國學術發展史裡,則常見禮尚往來維持表面和諧,因為其思考的主軸來自於關係主義,學術議題的探討都只是點到為止,如果展開辯論,則立刻涉及人身攻擊甚或政治鬥爭。

然而,華人學者能不能真正學會「對事不對人」,只認真討論問題本身,不要因平日的關係而閃躲觀念的釐清呢?這就是我們正在從事的大膽實驗。

1月15日星期一早上8:15~9:00,陳復教授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幸福心理會客室」,邀請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黃光國講座教授暢談如何解決黃光國難題來發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歡迎收聽FM101.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