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五股區西雲寺後方供奉「新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的第六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圖/記者林洛瀅
【記者林洛瀅新北報導】新北市觀音山麓在日據時代設置「新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其中十座石觀音分布新北市五股區西雲寺附近,隨著時代變遷,部分遭竊、毀損,經西雲寺住持果俊法師將剩餘四尊石觀音供奉寺內步道妥善保存,每當佛七共修在戶外念佛遶佛時,有石觀音與佛號聲相伴,氣氛更莊嚴。
觀音山的凌雲寺與西雲寺都是歷史超過兩百年的古寺,素有「內外岩」之稱;「內岩」為山上的凌雲寺,「外岩」為山下的西雲寺。日據時期,五股西雲寺、基隆靈泉禪寺、苗栗法雲寺、台南開元寺並列台灣四大禪寺。內外岩之間的道路是一條禮佛古道,早期信眾搭船經由淡水河至五股成子寮(今五股成泰路三段一帶的淡水河岸)下船,先到西雲寺進香,然後循著山路上山至凌雲寺參拜。
失竊欠修
呵護已來不及
民國六十年,果俊法師到西雲寺服務,今年屆滿四十三載。他初到時,西雲寺附近的石觀音保存情況良好,不過民國七十至八十年間,石觀音陸續遭竊;果俊法師說,最先從觀音山腳下西雲路的第二番石觀音被偷,後來西雲路實施道路拓寬工程,第一番石觀音也難以倖免,就連旁邊的「風動石」亦跟著遭殃。
果俊法師感歎地說,當初寺院沒有經費,也沒有想到買一台相機拍照記錄,等到石觀音陸續失竊後,才發現情況嚴重,現在只能盡力呵護,且有些來不及搶救的石觀音,僅存正方型石造基座,表面布滿青苔,密度幾乎蓋過刻文。
根據文獻,「新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是日本「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的複製品;日據時代,日人先後傳入五組「新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的石觀音,安置在宜蘭地區、台北觀音山、基隆月眉山、新竹十八尖山、北投大慈寺等地戶外供人朝拜。其中觀音山的「新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是在一九二六年設置於西雲寺與凌雲禪寺的參道旁,同年七月三日舉行安座、開眼儀式。
石觀音高度約九十公分,基座為正立方體,正面刻有觀音聖號,兩邊則雕刻奉獻者姓名。隨著道路開發,石觀音與基座分布位置與當年大不相同。
石佛接心
與會充滿法喜
果俊法師表示,目前序號第一番至第十番分布西雲寺附近,第六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第七番二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第八番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第九番不空羂索三目八臂觀世音菩薩等四尊受到妥善保護,除了寺方自行出資建蓋遮雨棚,也定期刷洗石觀音與基座,希望佛教文物永久保存;尤其寺院舉辦佛七時,他帶領信眾沿著步道戶外遶佛,信眾沿途與石觀音接心,與會者無不法喜。
果俊法師說,近年暑假期間,研究日據時代遺留石觀音的相關學者前來考察,也期盼大眾以崇敬的心共同護持佛教文物、護持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