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揚明專題報導
周六凌晨零時,台北小巨蛋旁總停著一台遊覽車,數十位大小朋友稍帶倦容,陸續從車上將裝備拿下。源自對滑冰的熱愛,當一般人好夢正酣時,這群來自台中的「冰上之子」卻把握著熬夜苦練的機會,在台灣所剩無幾的冰宮中飛馳。
「跑起來!跑起來!」「跳高一點!」教練一聲令下,大小朋友們在廣場上開始暖身,從慢走、慢跑到剪冰、開合跑等各式伸展運動,很快地,大夥兒就精神奕奕地彎腰屈膝、擺動雙手,雙腳在雪白的冰上不斷交替滑行,大隊人馬在冰宮中逆時鐘繞行。
帶領這群孩子的台中縣體育會滑冰教練蔡振銘表示,自從台中地區唯一的冰宮6年前拉下鐵門歇業之後,為了讓學滑冰的孩子能持續接觸冰場,93年起,每周五晚間他帶著孩子們搭乘遊覽車北上,前往當時全台唯一一座、位於台北縣汐止的冰宮練習。
蔡振銘說,因為冰宮白天營業時間無法外借,他們只能洽談半夜時段,以較低場地費租用。自從台北小巨蛋冰宮於94年底啟用,他們才轉移陣地練習,數年來不畏風雨,南北奔波未曾間斷。
每周五晚間9時,這群「冰上之子」就從台中出發,12時左右抵達台北,練習4個小時,清晨才啟程返回台中,回到台中已是上午8時;車程比練習時間長得多,蔡振銘強調:「要上冰練習只能這樣」。
目前由蔡振銘訓練的學生共有160人,年紀最小的還在讀幼稚園,最大的則已經25歲,他們輪流北上練習,每個孩子平均每個月至少上冰1次;其中超過半數會報名參與每年舉行3次的競速滑冰國手選拔賽,且不乏全國滑冰界知名國手,如陳怡倫、蔡秉源、林瑋等人。
今年8月舉行的全國夏季短道競速滑冰國手選拔賽中,這群摸黑北上練習的「冰上之子」成績優異,共有17人入選24位國手名單,遠超過台北市的6人及高雄市的1人。
原是拳擊國手,蔡振銘因為兩個兒子接觸滑冰後被選為國手,他也因此踏上滑冰訓練這條不歸路。
蔡振銘無奈地表示,冰上運動在位處亞熱帶地區的台灣,畢竟是弱勢運動。20多年前冰宮林立盛況已不復見,加上很多學校曾把冰宮列為「不良場所」,禁止學子前往,讓滑冰運動的推廣增加不少難度。
近年來蔡振銘利用在中部指導小學直排輪社團的機會,發掘更多有天分的孩子參與冰上運動,「同樣是運用下半身力量及平衡感,直排輪溜得好,學習冰刀就能很快上手」。但許多孩子受不了北上熬夜練習,很快就打了退堂鼓。
一旦克服了通宵達旦的練習之苦,孩子的滑冰表現就不可限量!這群南北奔波、摸黑苦練的「冰上之子」,未來會在國際滑冰舞台上,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冰上奇蹟,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