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部長(大司農)劉據,因業務過失,受到譴責,東漢帝(八任順帝)劉保召喚他到宮廷秘書署(尚書),大聲吆喝他快點走,接著用棍棒毆打。左雄上書說:「部長(九卿)的地位,僅次於三公(三公:宰相、最高監察長、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在大臣行列中,行為有玉石般的雪白高潔,舉止有學校的禮儀教養。孝明皇帝(東漢二任帝劉陽)才開始對高級官員撲擊,不是古代典範。」劉保採納,從此,對部長才不再毆打。
劉據的遭遇,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劉陽毆打官員,還是親手毆打,而劉據則顯然在宮廷秘書署,受到捶擊。文言文往往沒有主詞,或主詞不明,需要猜測。所以,毆打劉據,可能是劉保親自動手,也可能只是宮廷秘書署的官員動手。不管誰動手,都足以證明,身為中央政府部長級高級官員,在君王眼中,不過一條豬狗而已。高興的時候,把這些人弄到座位上,表演禮賢下士,或賞賜幾文金錢,展示恩重如山,這些人就感激得渾身酥軟,認為知識份子真是尊貴,對主子非殺身以報不可;不高興的時候,則把這些人敲敲打打,而敲敲打打還是最輕微的。
事實上當庭臭揍,並沒有如史書上說的到此為止,不但沒有到此為止,隨著時代的發展,反而更為殘忍。明王朝的「廷杖」,更是集人類羞辱之大成。中國人權不但沒有保障,連殘餘的一點人性尊嚴,也全被摧毀。
這是制度問題,只能靠制度的改善,不能靠有權大爺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