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也要人知 帶動更多熱情義舉

人間社記者黃俊雄、賴台生、賴炯福、心恕、覺亞 |2008.10.09
710觀看次
字級

佛光會會徽在巴拉圭是佛教代表 讓當地居民對華人特別尊敬

【人間社記者黃俊雄、賴台生、賴炯福、心恕、覺亞大樹報導】基於「為善也要人知」的慈悲關懷服務,全球佛光人昨天在「慈善多元的關懷服務」分組座談中,熱烈且爭相地舉實例分享經驗。

世界總會理事李雲中表示,巴拉圭協會慈善關懷服務工作,解決當地兒童、居民饑餓問題,十六年來有七十萬戶居民受惠。從二○○三年十一月「中巴佛光康寧醫院」開幕啟用至今,醫療服務當地居民達十萬人次,從未收取民眾任何費用,而醫院每月開銷十二萬美金,是由巴拉圭水力發電廠回饋金提撥。由於佛光會推動建立醫院,辦理義診活動,因此佛光會會徽,在當地而言,是佛教代表,也讓當地居民對華人特別尊敬。

世界總會南非副秘書長依淳法師表示,南非協會贊助南非輪椅一萬二千多部,現在還有三個貨櫃輪椅也正前往南非途中;為振興當地居民有就業能力,提供二十幾部電腦,並商借當地學校,舉行教育工作,至今已舉辦十五期,三百多人受益;此外,目前認養四個偏遠小學提供營養午餐。

菲律賓協會將賑災和弘法結合、昆士蘭協會成立友愛服務隊、多倫多協會做社區慈善關懷及往生助念、溫哥華協會幫助兒童醫院及防癌基金會、慈悲基金會雲水醫院服務偏遠山區,及宜蘭以義診、國小愛心媽媽與冬令救濟為主發心逾二十年等,大家不分國界、種族,以服務他人體會生命的可貴,為佛光山的慈善事業而努力。

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強調,各地佛光會善於利用當地資源,結合當地團體機構共同辦理,使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本土化,確實提供適當、有尊嚴的救援,給予實際需要的人們。他呼籲,各地應將所推動的慈善事業,呈報給各國政府及聯合國非政府組織,讓所有佛光人的善行,能帶動更多的熱情與義舉。他也計畫將巴西聖保羅的佛光之子慈善教育事蹟,拍攝成記錄片,號召世界各地共同參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