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貧扶貧脫貧關懷 才是真慈善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 |2008.10.09
643觀看次
字級

佛光人所做慈善注重教育 符合聯合國以教育、健康、平等、不暴力來保護兒童」宗旨

慈善多元的關懷服務分組座談中,佛光人爭相地舉實例分享經驗。人間社記者陳信綸攝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大樹報導】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慈善教育座談,昨天由美國紐約道場住持永固法師主持。慧傳法師、覺誠法師、蕭碧涼、陳嘉隆等人分享各領域推動慈善教育的經驗,與會佛光人非常感動,與有榮焉。

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表示,根據聯合國調查,全世界有一億兒童未受教育。因此,真正的慈善應是由濟貧、扶貧到脫貧的教育關懷。

「佛光人在世界各地所做慈善都非常注重教育。」覺誠法師舉例說,佛光山在大陸設有五十四所希望小學,在緬甸密支那有育成學校,巴布亞新幾內亞設立文殊幼稚園,南馬設立獎助學金等,還有非洲南華寺希望工程,提供流浪兒午餐,並以藝術、文化、戲劇、音樂、合唱團接引、教育他們;此外,在印度海嘯之後,還特別提供當地居民學習刺繡等技藝等,一年約有五十萬美元投入教育慈善,完全符合聯合國「以教育、健康、平等、不暴力保護兒童」的宗旨。

大慈育幼院院長蕭碧涼以許多發生在大慈育幼院、崧鶴樓真實感人的故事,具體分享佛光山在「敬老扶幼」所做的努力,舉例說,日前重陽節還聯手製作長達六點三公尺壽司;育幼院的孩子已有二位讀碩士,十一位念大學;今年父親節舉辦「老小一家親—台北之行」,五十位小朋友、三十位長者一同搭高鐵,沿途歡樂融洽的氣氛,還吸引路人頻頻詢問要如何才可以加入他們?小朋友則大聲說:「只要是佛光人就可以加入!」

佛光青年團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從「青年慈善公益旅行」角度談起。他表示,青年參與公益,可從「實際參與」與「經濟援助」兩方向進行,正如同星雲大師開示的「青年要回家,回到道場;佛子走出去,關懷人群;腳踩全世界,擴大心胸;心中有佛法,慈悲謙遜」。

中區協會會長陳嘉隆簡報四川大地震時指出,佛光會第一時間發動國內第一支結合「緊急搜救、前線醫療、物資援助、心靈關懷」四合一救援隊伍前往後;隨後,第二階段心靈輔導、第三階段校園、醫院重建都已持續進行。他強調,「世界各地有需要佛光人的地方,我們永不缺席!」全場則報以熱烈掌聲回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