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最新一期「國際癌症雜誌」披露,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憋尿會增加尿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保持夜裡起床小便的習慣,有助於降低罹患膀胱癌的風險。
這份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科學家德布拉‧西爾弗曼完成的報告聲稱,每夜小便至少兩次的人,他們罹患膀胱癌的機率降低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
此外,多喝水也可預防膀胱癌。研究人員在對八百八十四名近期被診斷出患膀胱癌的病人進行跟蹤調查後發現,每天喝一點四公升水,在夜裡至少小便兩次的人,他們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比喝水不足零點四公升,並且夜裡不起床小便的人要低百分之八十。
報告還說,在吸菸者中,夜裡不小便的人要比非吸菸者患膀胱癌的風險高出七倍,但如果吸菸者有夜裡小便習慣的話,他們罹患膀胱癌的風險會降低一半。
研究指出,夜尿不僅能排出身體內的代謝產物,而且對泌尿系統也有凈化作用,可減少膀胱受到尿液中致癌物質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