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與義工以出世思想 做入世事業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 |2008.10.08
1502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菩薩是眾生的義工 義工是人間的菩薩 殷殷勉勵國際佛光會會員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大樹報導】「長期以來,國際佛光會的會員大眾們,都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無私無我的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弘揚佛法,要把世間建設成人間淨土,堪稱『義工中的義工』。而真正的義工,要效法菩薩的精神,以慈悲心普施饒益,以平等心利樂有情,所以娑婆世界的苦難眾生,不但需要菩薩,更需要實踐菩薩道的義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星雲大師六日在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菩薩與義工」,殷殷勉勵與會大眾。

關於「菩薩與義工」,星雲大師分四點說明:

一、菩薩是眾生的義工,義工是人間的菩薩。所謂「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發菩提心,奉行菩薩道的人,必定肯發心為人服務,做眾生的義工,如四大菩薩都是眾生的義工,佛陀更是義工的祖師;而義工是一種生命的奉獻,力量、時間與心意的布施,可說是「知行合一」的菩薩行者,佛門義工就如同千手千眼的菩薩,都是替佛菩薩做事。

二、菩薩倒駕為了度眾,義工修行為成菩提。佛果在眾生中求,觀音、文殊等菩薩雖已證得涅槃,但他們「智不住諸有,悲不住涅槃」,倒駕慈航,再來娑婆度化眾生;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最好的途徑就是做大眾的義工,若能以「愛語、利行、同事、喜捨」來做義工,必能廣結善緣,修福修慧,一旦人道完成,自然「人成即佛成」。

三、菩薩永為苦海舟航,義工常做不請之友。菩薩「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因此「菩薩本願」,就是願意承擔眾生的苦難。義工是佛門的天龍八部,是護持道場的金剛護法,是實踐菩薩道行者,如能秉持「不忘初心」,常做「不請之友」,做到「不念舊惡」、「不變隨緣」,必能健全人格、昇華道德、淨化身心,達成生命圓滿。

四、菩薩修證階位不同,義工奉獻層次有別。菩薩修行需經過五十一個階位,三大阿僧衹劫。義工發心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的層次,初級是布施金錢,二級是布施勞力,三級則布施語言,最高級是布施心意,若能做到「無相布施」,所謂「無住生心」才是可貴。

星雲大師特別舉出許多佛光菩薩義工實例,如:副總會長游象卿、長者嚴寬祜、巴拉圭協會宋永金、李雲中、洛杉磯協會王家培居士等,以及籌辦世界大會的慈容法師、覺培法師、慧傳法師、妙光法師等,還有最近數次前往四川賑災的覺弘法師、陳嘉隆、朱唐妹、宋耀瑞等居士,都是佛光人的楷模。

此外,星雲大師還為大眾說明「義工」與「志工」在意義上的不同,與會大眾則一致以熱烈掌聲同意佛光人以「義工」做為統一用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