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橘柚飄香

菲爾 |2008.10.07
515觀看次
字級



中國是世上最早栽培柑橘類果樹的原產地之一,其中包括柑、橘、橙、柚、檸檬、金柑、枸櫞、枸橘等許多品種。

根據《禹貢》記載,相傳在距今四千多年的夏禹時代已有橘柚的栽培和利用。另《爾雅》、《周禮》、《晏子春秋》、《莊子》等許多先秦文獻,都把柑橘當作珍品佳果。至於柑橘類的果樹品種名稱,在《本草經》、《博物志》、《風土記》、《南方草木狀》等古書裡也有記載。

史上甚至還有柑橘專著酖酖宋代韓彥直寫的《橘錄》,其內容對中國以至世界的柑橘栽培業和果樹園藝學有重要貢獻。

文學史上,寫到橘柚之詩詞不少。〈橘頌〉是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的著名詩篇之一。他一開頭便寫:「後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通過對橘樹的歌頌,來說明自己對國家的愛。

這種寫法,被許多後人模仿。比如柳宗元,在他的〈南中榮橘柚〉曾經寫過:「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綠,晚歲有餘芳……」當古人「橘柚」連用時,往往僅指橘。

這首詩雖是說橘柚堅貞的品性,受大自然的使命生長在炎熱的南方,還生了橙黃耀眼的果實,發出芳香。但,事實上他是效仿屈原,表示自己跟屈原一樣讚賞並學習橘樹受命不遷的品格,抒發自己被貶到永州的心情。

歷史發展至唐宋,橘樹已是中國非常普遍栽種的樹木。宋代蘇軾的名詩〈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寫出秋去冬來的美景。

蘇大學士的〈入峽詩〉則提到三峽人用柑橘招待客人:「長江連蜀楚,萬派瀉東南……野戍荒州縣,邦君古子男。夜衙鳴晚鼓,待客薦霜桔。」這個習俗至今仍流傳著。

從這些文學作品中,可見橘子除了被用來歌頌愛國的堅貞之外,還被用來增加詩「味」、詩「色」,渲染環境,讓人猶如嗅到一陣清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