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言之有物先加強觀察

姚儀敏 |2008.10.03
824觀看次
字級

「一位外科醫生告訴學生:當個外科醫生,必須具備兩項重要的能力。第一是不會反胃;第二要觀察力特強。接著,他伸出一隻手指頭,放入一碟看起來令人作嘔的液體中,然後張口舔舔手指。

「然後,他要全班照著做,學生們只好硬起頭皮照做一遍。醫生頷首一笑說:恭喜各位通過了第一關測驗!不幸的是,第二關你們都沒通過。因為你們沒注意到我舔的手指頭,並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一根。」

這個笑話可以印證一句話:「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無知,而是他們的心志不專一。」

缺乏觀察力,使得我們無法從新的角度解讀狀況。

《與成功有約》一書作者史帝芬‧柯維也舉過一個例子。

他說,有一次他在紐約地鐵上建議一個男性乘客好好的管教吵鬧的孩子,結果那男人說自己也很想這麼做,但因孩子的媽媽一個小時前才去世,他現在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史帝芬‧柯維說,當他知道背景後,滿腔的怒氣化成了同情與憐憫,深怪自己未能及早察覺真相。由此可知,不同的認知,確實是改變人類行為與態度的原動力。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親身閱歷的人,才有思索的材料;也只有深入觀察的人,才有深刻的感受。

古代帝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褓姆之手,不知民間疾苦,寫不出大眾生活的狀況,唐代的大詩人杜甫,深知當時社會弊端,才能寫出〈兵車行〉一類的佳作。

有志寫作的人千萬不要忽略了充實生活經驗的重要,平時對事物做有順序性的觀察,由小而大,由下而上,由左而右……讓主觀理論與客觀事實相結合,才能言之有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