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甫於二十四日就任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二十九日在國會首次發表施政方針演說,強調目前緊急的課題是重建經濟,將以景氣對策為優先,他在演講中不時對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政策表示懷疑,擺出對決的態度。
麻生在演說中,強調財政支出以刺激景氣為首要,明顯表明「積極財政派」的立場,同時面對下月一日將開始的三天朝野政黨質詢,對民主黨先提出相當於「反質詢」的問題,展開對決,和以往歷任首相相比,成為一項頗不尋常的施政方針演說。
麻生談到外交政策時指出,加強美日同盟關係是第一,其次是和中國、南韓和俄羅斯等亞洲太平洋各國建構地區的安定與繁榮。
麻生並表示,日本將支援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落實民主,並將追求朝鮮半島安定,解決北韓綁票日人、發展核武及飛彈問題,努力邁向和北韓建交,促成遭綁票日人早日返國的實現。他強調,日本有必要繼續在印度洋提供海上加油支援。
外界一般看法認為,麻生很可能在十月初就解散眾院進行改選,麻生的演說有意凸顯他和民主黨政策的不同,積極打出他的特色,為今後的選戰營造有利的環境。
另外,麻生內閣二十九日通過一百七十億美元的緊急預算,以刺激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景氣。這項方案包括協助消費者、公司和農民因應高油價和華爾街災難的措施,是由前任首相福田康夫草擬,但是因為政治動亂而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