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歲月】昭君詩話

孫國文 |2008.09.29
2237觀看次
字級

◎孫國文

王嬙,字昭君(後因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改「昭」為「明」),漢元帝時南郡秭歸人。昭君出塞,千古美談,歷代歌詠昭君的詩就有六百多首。

哀怨型

杜甫的〈懷古五首〉之三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素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西晉石崇〈王明君辭〉寫道:「我本漢家子,將適單去庭。辭決未及終,前軀已抗旌。僕御涕流漓,轅馬為悲鳴。」

舒心型

白居易在〈王昭君〉一詩裡作了另外一種描述:「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為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這首詩裡看不到昭君的淒淒慘慘,生活在異域,比生活在漢宮還好。詩一反前人,使人耳目為之一新。

艷羨型

唐代王睿〈解昭君怨〉一詩寫道:「莫怨工人醜畫身,莫嫌明主遣和親。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

讚頌型

唐代張仲素的〈王昭君〉一詩言簡意賅:「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歸思盡,牛羊繞塞多。」

清代女詩人郭潤玉在〈明妃〉詩中寫道:「漫道黃金誤此身,朔風吹散馬頭塵。琵琶一曲干戈靖,論到邊功是美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