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搬運妙趣多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8.09.25
751觀看次
字級



世界上各種動物,為了生活都免不了要做搬運的事,野生動物搬運幼兒和食物時,只能用嘴當工具,將孩子和食物咬在嘴裡。從前人類還不清楚動物行為時,還以為鱷魚媽媽怎麼這麼殘忍將自己的寶寶給吃了,經過觀察之後,才知道是誤會一場。

人類為萬物之靈,搬運的方法也各出奇招。

像客家人,在遷徙到台灣定居時,比閩南人晚了一步,因此平地上已經沒有土地可以容納,只好選擇到山區開墾。

居住山區,在交通和生活上,跟平地比起來,當然有種種不便,平地上至少有牛車可以幫忙,而山路崎嶇不平,有些地方連牛車都無法通行,完全要靠人力,在搬運上,更是辛苦。山上山下的人,搬運物品時,都是各顯神通,選擇自己最拿手和最習慣的方式。

客家人住在山區,平日都習慣挑擔。一根扁擔,可以所向無敵。扁擔挑上肩,兩邊各掛上一個竹籃子,地瓜、瓠瓜、南瓜、青菜、蘿蔔、竹筍、茶葉樣樣都挑,而且經常一邊挑菜,一邊挑小孩,走在山路上還虎虎生風,腳程不落人後。

從前為了餵牛,小孩子經常要上山割草,將割好的青草一把把捆好,竹竿從中間一穿,扛在背上就可以輕鬆走回家。這種半挑半揹的方式很輕便。

住山區的客家人還有一個搬運妙法,就是利用「蔗扛」。「蔗扛」不只能用來揹甘蔗,最主要的還是用來揹柴。

年輕一輩的人根本沒見過「蔗扛」,這種搬運工具已經消失好久了。製作「蔗扛」先要精挑兩根開岔的樹枝,樹枝的粗細,要能撐得住重物才行。然後將兩根開岔的樹枝綁在一起,開岔處加上木條,將兩根樹枝撐開,就成了架子,上面可以堆疊木材,扛在背上就能搬運了。

「蔗扛」設計上的妙處還不只這樣,開岔樹枝長長的柄,並不砍除,讓它成為搬運的人手肘彎勾或著力的支柱。更妙的是,搬運的人,一邊肩膀痠了,要換另一邊肩膀來揹時,或者揹累了,想休息一下時,不必將整個「蔗扛」放倒在地上,只需要扶著「蔗扛」,讓木柄站立即可。「蔗扛」的兩隻腳可真是妙用無窮哩!

原住民同胞搬運物品的工夫更是了得,他們將竹籃子揹在背上,長長的帶子掛在額頭,靠頭的力量來揹,真不簡單。日本人還在統治台灣時,他們都習慣雙肩揹背包,這在行軍時最方便不過。

各民族的搬運方式五花八門,還有將物品和水甕頂在頭上的,真是各異其趣哩!

這幅搬運圖,熱鬧有趣,劉興欽大師也即興寫下這首打油詩,詩云:

同樣運東西,各有各方法。

方法雖可變,汗流均相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