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外結核容易造成不孕 有接觸史兒童免費預防投藥
【本報台北訊】一般人都認為結核病是發生在肺部,其實肺部以外的地方也有可能發生結核,尤其是生殖系統結核病,容易因為慢性發炎,造成疤痕組織和阻塞,造成不孕。北市針對與結核病患者有長期接觸史的兒童,提供免費預防性投藥,可有效降低日後的發病率。
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去年底收治一位二十多歲、已婚未生產婦女,下腹脹痛一周求診,超音波發現有大量腹水合併腫瘤指數明顯升高,醫師一度懷疑可能罹癌,經過詳細檢查確認原來是腹部結核作怪。
婦產科醫師郭文齋表示,這名女患者不但有嚴重腹水,腫瘤指數也有明顯升高的情形。後來醫師從腹部內視鏡中,赫然觀察到她的骨盆腔、子宮、卵巢和輸卵管,居然遍布小顆粒結核結節,確定她罹患的是生殖泌尿道結核。
郭文齋指出,類似這種肺外生殖道結核,主要是由血行(性交)傳染,結核菌一開始在輸卵管內膜造成發炎,而後擴散至子宮、卵巢,甚至是子宮頸和陰道。生殖系統經過不斷的慢性發炎,會產生疤痕和阻塞,容易造成不孕。
由於肺外結核對結核藥物的感受性較差,因此這名女患者在接受了多種藥物治療後,住院一個月才返家繼續服藥,並定期回診作追蹤檢查。
結核病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台灣現在每年約有一萬五千人感染,北市衛生局今年一月以來,從結核病患者個案管理中,篩選出二百多位與結核病患者長期接觸的兒童,檢驗後發現,其中四十位結核菌素測驗呈陽性,而經醫師評估、認為有必要並願意接受預防性投藥者,則是有六位。
昆明院區結核病防治組護理長謝英慧也表示,潛伏結核感染患者,也就是已經感染但未發病的人,一生中約有百分之十的發病機會,但接受過為期九個月的預防性投藥後,有超過九成的人日後不會發病。
民眾若有相關問題,可逕洽昆明院區結核病防治組,或電一九九九市民當家熱線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