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團「拜月亭」 雙生雙旦演出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 |2008.09.16
1376觀看次
字級

劇中各折盛於明清舞台 汪其楣編導 音樂融合京腔、河南聲腔等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豫劇團年度大戲,是改編自元末明初浪漫傳奇故事「拜月亭」,由豫劇皇后王海玲和京劇武生朱陸豪飾演男女主角,除了劇本經過改編,加強角色雙生雙旦間的感情刻畫,音樂方面更融合了北京腔和河南聲腔的多元聲腔,呈現「拜月亭」這部傳奇經典喜劇的精華。

「拜月亭」劇本是國內舞台劇導演汪其楣,特別為王海玲量身打造,讓她發揮原本擅長的閨門旦角色,演出女主角王瑞蘭,並請京劇武生出身的演員朱陸豪,演出文武雙全、性格深沉的男主角蔣世隆,以擅長口白的朱海珊則擔任第二男主角「陀滿福星」,負責情節推移的說書人,個性像小魚兒般調皮,王海玲的得意門生蕭揚玲則任第二女主角,雙生雙旦的演出,展現戲中浪漫絕美的效果。

王海玲表示,她與汪其楣是在民國七十五年看台北藝術季時認識的,當時就想兩人一起合作。可是二十年,兩人各自在南北發展,並沒有完成合作心願。

這次是汪其楣首次編導豫劇,她長期活躍於表演舞台上,不論是身為編劇、導演與演員,都自我要求完美,因此在導戲時,每個動作汪其楣都會先做示範,尤其汪其楣善演內心戲。

本來在戲中她安排王海玲和朱陸豪要有吻戲,才合乎現代的浪漫唯美,可惜王海玲和朱陸豪太熟了,一靠近就笑場,再說,豫劇的頭飾很大,無法讓演員可以太靠近,才讓汪其楣打消此一念頭。

元末明初四大傳奇之一的「拜月亭」,劇中的各個折子在明清兩代盛行於舞台,可惜近代甚少演出,台灣豫劇團將拜月亭搬上現代舞台,汪其楣濃縮原來四十齣的長結構,改編成一個晚上可演完的精華組合,特別加強每個角色的心理轉折和彼此間的感情刻畫,劇中著名的「曠野奇逢」、「幽閨拜月」等情節,都將以新穎的手法並保留原味地出現在舞台上。

台灣豫劇團的年度大戲「拜月亭」十月三十一日起,將在台北城市舞台連續演出四場,十一月二十九日則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

詳情請洽:(○七)—五八二八七五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