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胡蘇姆風力發電商展上,離岸風力發電仍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藉海風的力量產生比陸上風電塔更好的效能,但價格高昂,且未完全克服海深浪高的風險。
德國風能協會前總裁阿默爾斯在胡蘇姆表示,德國陸地的風力發電漸趨飽和,再建新風力發電機,容易遇到民意反彈,也因此各廠商已著眼研發離岸風力發電塔。
德國政府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外海,已規畫三十座風電場,但當地的海水深度高達三十到四十公尺,阿默爾斯表示,離岸風力發電對技術的要求非常嚴格,如何在浪高風大的深海,打下穩固的基礎興建風電塔,目前還沒找到完美的解決辦法。
此外,根據丹麥的經驗,富含鹽分的海風終年吹襲,易造成風電塔遭鏽蝕,且受到季節和氣候的限制,在大海上維修對工程師是一大挑戰。
儘管風險高,技術也尚未完全成熟,離岸風力發電已成為最具潛力的再生能源之一,像是德國能源公司Eon與丹麥電力公司Dong,今年在倫敦外海設置兩百七十座風電塔,發電量相當於一座大型核能發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