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縣兩歲半幼童心肺衰竭急救4天不治 開啟今夏第二高峰期預警機制
【本報彰化訊】今年腸病毒疫情步入第二高峰期,彰化縣一名兩歲半幼童發病初期症狀被診斷為口足手病,就醫和住院都被認為病情穩定,可以返家療養,二次返家的翌日凌晨突然惡化,到院時心肺衰竭,急救四天不治。
這是彰化縣第二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也是全國第十一例。彰化縣政府為此宣布開啟今夏腸病毒第二高峰期停課預警機制,曾出現一例以上重症病例是紅燈區,一例列為黃燈區,都沒重症病例綠燈區。第二例病歿幼童家住埔心鄉,埔心鄉昨天起是黃燈區,當地教育機構只有一周內同一班級有兩人被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建議停課五至十天,若是紅燈區鄉鎮市,該班級強制停課十天。
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防疫人員調查病歿兒童的五歲哥哥曾發燒感冒,診所醫師認為不是腸病毒,因而排除家中幼童傳染的接觸史,病歿兒童多次與母親外出拜訪親友,防疫人員研判可能外出感染腸病毒,也可能家長把腸病毒帶回家。
這名幼童八月二十六日發燒、嘔吐、口腔潰瘍,診所醫師告知家長,幼童罹患手足口病。返家服藥三天,二十九日高燒和全身紅疹被轉診到署立彰化醫院住院兩天,被認為病情穩定,三十一日返家休養,九月一日再度回到署立彰化醫院,幼童已心肺衰竭,插管送到彰化基督教醫院,使用葉克膜急救至四日,醫師判定腦死。
葉彥伯表示,根據診所、署彰病例診斷和記錄,這名幼童從發病到突然病危的期間沒任何重症症狀,家長也說沒有,衛生局已下令醫療院所,收治腸病毒重症病例一定要住院觀察七天,避免再發生憾事。
縣衛生局也將全面稽查縣境內十五家坐月子中心與婦產科嬰兒室,輔導做好感染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