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源自義大利 美加州舉辦「慢餐節」 享受餐桌樂趣同時 不忘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來,不少人開始反思「快食」的弊端,希望回歸「綠色」、健康的飲食方式,一場相對快餐的「慢食運動」逐漸興起,由「慢食美國」等民間團體合作舉辦的首屆「慢食節」,日前在美國加州舊金山開幕,約有五萬人參加,希望讓更多人接受「慢食」。
這場「慢食節」,包括不用任何塑膠容器包裝的橄欖油、水蜜桃、羊奶起司等,既是一場音樂節式的歡樂盛會,又是一場關於「慢食」觀念的嚴肅討論會。
源於20年前義大利
「慢食」一詞是由卡洛‧派翠尼發明。約二十年前,美國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在羅馬的「西班牙階梯」附近開店,排擠當地家庭小餐館時,派翠尼憤而發起這項運動。
慢食運動發展至今,已在全世界一百三十二個國家擁有八萬五千名會員,並開始在美國流行,他們反對各種快餐和速食食品,希望食用當地生產或種植、手工製作的傳統食品,而非遠途運輸而來、經過多次處理的食品。更重要的,慢食運動關心食品的產地、生產方法、生產者以及他們的待遇情況等。
要求改革飲食體系
美國「慢食節」發起人之一、加州餐館業者艾麗絲‧沃特斯,把「慢食」定義為味道可口、未經精加工、品質新鮮和種植方式不破壞環境的食品。她說,「慢食運動」不在於追捧名廚或高級餐館,而是讓人們在享受餐桌樂趣的同時,不忘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沃特斯表示,當前飲食方式正把美國人推向死路,「慢食節」活動結束後,將向美國國會請願,要求「改革美國飲食體系」。
沃特斯曾在七月參加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歐巴馬的募款活動時說,她在柯林頓擔任總統期間向柯林頓建議,在白宮草坪開闢一處菜園。雖然這個建議未被採納,但她一直沒有放棄這個念頭,如今已有數千人簽署請願書,呼籲今年選出的美國新總統,能盡力促成「第一菜園」。
邪教? 精英運動?
儘管「慢食」觀念在美國漸入人心,但有不少人對這一觀念持懷疑態度,曾有媒體把美國慢食組織比作「邪教」,稱慢食運動支持者為「純粹主義者」。
未經精細加工的有機食品往往價格較貴,有些人因此把慢食運動視為「精英運動」。沃特斯說,不少人願意花錢購買各種昂貴物品,卻不願把錢用於健康食品。她說,錢如果不用在正面,也會用在反面,結果以自己的健康、飲食文化和生活樂趣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