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黃金丸

菲爾 |2008.09.02
547觀看次
字級



枇杷是中國南方特有的水果,它是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它在秋天開始養蕾,冬天開花,春天結果,夏天成熟,可說是水果之中「獨備四時之氣者」。其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鮮美,營養豐富,廣受歡迎。它與櫻桃、楊梅並稱初夏三姐妹,品種有二百多種。

枇杷在漢代已是主要果樹,於唐代流傳到日本。它顏色鮮黃,形狀橢圓,當成熟掛滿枝頭時,被人喻為「黃金丸」、「小金錘」。明代沈周有詩作,寫:「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濕露漬漬。從今抵鵲何消玉,更有錫漿沁齒寒。」把枇杷寫得非常珍貴且可口。

白居易寫《初夏鮮果第一枝》:「淮山側畔楚江陰,五月枇杷正滿林。」這是他對枇杷的讚美。不過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枇杷樹許多品種已經改進,如今,一年四季都有枇杷上市,要吃枇杷不必只等一個季節了。

宋祁的《枇杷》詩則說:「有果產西蜀,作花淩早寒。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獨長歎。」對枇杷樹的花、葉、果作出描寫。這首詩和白居易的《初夏鮮果第一枝》都道出枇杷的盛產地是四川和長江流域。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 :「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準確描寫了枇杷的性狀。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田舍》,裡面也提到枇杷:「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一作楊)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西日照,曬翅滿魚梁。」這首詩先寫居住在偏僻地區的人事,又說自己遠離塵囂,懶於整飾。最後四句描寫鄉村景色,全詩讀來有說不盡的韻味。

《本草綱目》上曾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是中醫藥的好幫手。以其葉等配製的枇杷膏、枇把露等等,有止咳消痰,生津止渴、清肺、鎮咳功效。由此看來,枇杷也可說是人類的良伴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