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暑假試辦「預修課」 輔導數、英成績低落學生 最快明年實施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正研修高中生成績考查辦法,全力提升高中生素質,將把目前主學科只要超過三分之一及格就可畢業的門檻,提升到二分之一。同時,針對基測數學、英文成績低落的高一新生,在升高一的暑假開「預修課」,最快明年暑假開始實施。
大學招生供過於求,在少子化趨勢下,即使大學設入學門檻,也無法杜絕七分甚至零分上大學,教育部日前召集高中校長討論如何提升高中生素質。建國中學校長蔡炳坤表示,現行成績考核辦法太寬鬆,讓高中生只要高一國文及格了,就算高二、高三都不念國文,也可以拿到畢業證書,是造成高中生素質低落的主因。
依據教育部六月才修訂公布的「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高中生畢業最低學分數為一百六十學分,包括必修科目至少一百二十學分、選修課四十學分及格,其中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物理、化學、生物)、社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核心共同課程」只要拿到四十八學分及格,就可拿到高中畢業證書。
蔡炳坤表示,高中三年國文科有二十四學分,但依規定只要八學分及格就可過關,等於只有高一國文程度。政大附中校長湯志銘則主張,高中核心課程畢業學分數應由四十八學分,提升到六十學分。
對高中校長的憂心,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說,目前要針對學測、指考「考科」,高中階段至少要二分之一學分數及格,相當於高一至高二上學期都要及格,才能畢業。
除了高中畢業從嚴,高中入學也要進行補救教學,蘇德祥說,高中課程難易度和國中落差很大,基測成績低落的學生進入高中,從高一就跟不上進度,常因挫折太大而放棄學習。教育部將先在幾所高中試辦「高中預修課」,針對基測數學和英文成績低落學生,提前在升高一暑假做補救教學,開學後則利用第八、九節或周六進行銜接教學。
蘇德祥表示,幫助高一新生把高一英文、數學讀好,建立起信心,大學指考就不至於考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