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奧運開幕表演,極盡華麗之能事,充分展現張藝謀個人藝術特質,表現濃濃的中國風,令人擊掌讚歎。
此外,為了改變可能下雨的天候,發射一千多枚的消雨火箭彈。這種用心值得學習。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是老祖宗的遺訓。
豫,是準備之意。不是虛應故事,敷衍一下的準備,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作的萬全之準備。
射箭比賽男女團體皆遭到淘汰。壓力大、緊張,又被搬出來作為失敗的原因和理由。參賽者,誰無壓力?老是拿壓力大作為藉口,就不會有成功的時候。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有些項目甚至於不止如此。以射箭為例,從射出到中靶,幾秒鐘,那是選手多少日子勤練的結果。上屆奧運射箭項目「意外」獲得好成績,這次行前媒體即預測會有好成績表現。結果卻令人失望。女子團體賽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而上屆與我爭冠的南韓依然奪冠。
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
原因或許不少。其中之一,在於拚勁,這些年來,南韓在許多方面皆有長足進步,國民所得已超越台灣,「韓流」席捲亞洲。這些都不是偶然的。
國人常沈浸在過往的「輝煌光榮」時刻,忽略勝利只是那一剎那,不保證未來依然可以獲得甜美果實。
老將比例大,也是這次中華台北選手的「特色」吧!羽球女單鄭韶婕,女雙簡毓瑾、程文欣;舉重王信淵(四朝元老鏞)、桌球蔣澎龍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
老將,成績好,還處在顛峰狀態,當然可以代表出賽。只是部分選手其實已走下坡,或者成績雖略有進步但已趕不上別人進步的幅度,是否仍要參賽,值得審慎思考。
無後起之秀,暴露出國家並未重視體育,沒有好好培養選手的弊病。
比賽成績如果不好,賽後一陣檢討聲,之後就什麼也沒有改變。等到比賽前一年或半年方又集訓,如何能有好成績。
不重視體育,依我個人之見,其中還摻雜傳統重視智育輕體育的觀念作祟。觀念不改,再怎麼叫嚷還是枉然鏞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