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學症沒處理好 影響國中學習

 |2008.08.21
12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彰化訊】彰化秀傳醫院心理師林倩如曾在國小輔導兒童兩年多,處理懼學症案例頗有經驗。「罹患懼學症的小孩通常個性較膽小、易緊張、焦慮。」她說,若沒處理好,孩子在校心情低落,不太喜歡學習,學業成就差,負面影響可能延續到國中,被片面認定為不愛讀書的孩子。

懼學症該如何克服?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發展中心主任鄭琿建議,開學前,家長先帶孩子到學校,玩遊戲器材、欣賞校園植物、參觀一年級教室,假如學校公布編班名單,家長帶孩子提前熟悉新環境和師生,可以大幅降低入學恐懼感。

「有些懼學症是家庭因素造成,和學校無關。」林倩如輔導過一名上學就哭的小一新生,安撫情緒後,小一新生終於哽咽說出父母經常爭吵,吵到揚言離婚的地步,那名小一新生哭著說,害怕媽媽利用他上學的時候離家、離開他。

還有位三年級陳姓學童特別黏媽媽,都要媽媽陪著上課。有一次媽媽堅持先回家,陳姓學童哭鬧不休,當天參加朝會,他索性躺在操場上哭,朝會結束還不肯起來,四名教師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把他「拉」起帶回教室。

林倩如說,媽媽呵護過度,會養成子女依賴心。「媽媽為孩子找好同學,漸漸放手,慢慢離開。」鄭琿說,有些孩子適應力慢,需較長時間習慣學校生活,家長一面幫助他,一面慢慢走開,讓他學獨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