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今天是國人重視的三大節日之一「中元節」,自農曆七月一日以來,各地寺廟宮觀在這半個月紛紛舉辦地方性活動,彰顯傳統民間信仰、普度有情眾生的意涵,而家家戶戶設案焚香,敬奉素果糕點等,也為追思歷代祖先表達出國人純樸善心。
所謂「普度」,即佛教普施餓鬼各種飲食的法會。依一千一百多年前唐代不空譯師翻譯的《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佛弟子阿難一夜在靜處思惟,有焰口惡鬼來告訴他,稱三日後將命終墮餓鬼道。阿難大為驚怖,急忙到佛陀座前哀求救度,佛陀教示阿難,若能布施飲食予無量無邊的餓鬼及諸仙等,非但不墮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後來傳至梁武帝啟建水陸法會,擴大普施齋食於水陸一切有情眾生,演變至今成為救拔諸鬼神的法會。
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僧寶節」,佛教寺院無不舉辦盂蘭盆法會,護法信徒到寺中供佛齋僧,以此功德力回施先人離苦得樂。「僧寶」是佛教佛、法、僧「三寶」之一,佛陀時代,佛弟子目犍連尊者為救母脫離倒懸之苦,經佛陀教示,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設齋供僧,以此功德回施亡母離三惡道之苦,而有「盂蘭盆會」的節日,所以在中國節慶中,盂蘭盆會向來是重要的節日,就是希望佛教徒光大僧寶的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