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兒童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約有百分之一可能發生嚴重的顱內出血情況,成大醫院曾遇過兩起病例,其中一例為國中男學生,在學校被同學推了一把,回家後發生顱內出血,沒多久就死亡。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建旭表示,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因不明原因的血小板低下,造成凝血功能異常,而有出血症狀,彷彿是不定時的炸彈,尤其對慢性患者來說,往往因為平常沒有症狀而輕忽,但何時會產生嚴重的出血危及性命不清楚。
他表示,成大醫院成立二十年,共有兩百七十五例的兒童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兩例發生顱內出血,其中一名罹患慢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國中男學生,突然發生顱內出血,送到醫院急診不治。
據家屬表示,不清楚孩子為何發生顱內出血,腦部並未受到重擊,但孩子生前返家後曾表示有同學在學校裡,從後方推了他一把,當時並未覺得不適,返家後開始頭痛,送醫才發現顱內出血,家屬與醫師都無法斷定顱內出血是否與同學推他有關。
陳建旭指出,另一名女童是在國小三年級時罹病,女童非常文靜,喜歡彈鋼琴,因醫師提醒她不能做劇烈運動,平常連體育課都避免,但卻在彈鋼琴時兩度發生顱內出血的情況,所幸並未留下後遺症,目前患者已就讀大學,病情穩定。
他表示,兒童血小板低下紫斑症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一般認為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免疫的混亂,轉而攻擊自體的血小板,根據國外的研究,有七成以上的患者在發病前都曾感冒,因此家長在孩子感冒後出現不明的出血,例如瘀青、牙齦出血、流鼻血、血尿,甚至是月經量增加,都要特別注意。
多數的患者在急性期過後都會痊癒,但約有兩成的患者會轉成慢性,須要六個月以上的治療,甚至數十年血小板都呈現低下的情況,還有少數的患者會反覆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