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亡魂到底有沒有「託夢」的可能呢?如果從心理學來分析,亡者大都找親人「託夢」,這可能是親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結果……
在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媒體報導一則離奇的亡魂申冤新聞:有一個被謀害的男子,以「託夢」和「鬼魂纏身」逼凶手現身,「幫助」警方順利破案。這則「應景」新聞為茶餘飯後添話題,深具警世作用。
去年農曆七月半,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潭大池發生一起民眾落水溺死事件。以打零工為生的男子陳文明向警方報案,指稱與他一起打零工的男子陳銘輝失足落水,結果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把陳銘輝搶救上岸,送醫急救,但仍宣告不治。陳銘輝是真的失足落水?還是另有隱情?由於警方找不到目擊者,最後以意外事件結案。
根據媒體報導,兩個多月前,突然有民眾向警方報案,自稱是陳銘輝失足落水溺死案的目擊者,並指陳銘輝並非失足落水,而是被報案者陳明文推落水中。這位報案者向警方說,他因為受不了陳銘輝一直向他「託夢」,要他站出來主持公道,所以才會報案。
警方試著重新調查此案,當時陳文明因竊盜案人在獄中,警方把他借提出來訊問,但他否認涉案。由於警方沒有證據,所以只好暫時擱置。
但是,讓警方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就在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那天,上個月才出獄的陳文明,突然主動投案,並向警方供稱他殺害了陳銘輝。
陳文明告訴警方人員,他出獄後每晚都夢到陳銘輝,陳銘輝在夢中一直對他說:「我好冷,趕快來看我。」他晚上只要一閉上眼,腦海中就會浮現陳銘輝的影子,使他幾乎無法入眠。白天走路時,也感覺有人跟在後面,他快要崩潰了。
陳文明供稱,陳銘輝欠他五千元,那天陳銘輝在龍潭大池旁邊的一處涼亭喝酒,他向陳銘輝索取債務,勒住陳銘輝的脖子,把陳銘輝推到龍潭大池的矮牆邊,陳銘輝就跌到池裡。
最後,警方把陳文明依殺人罪嫌移送法辦。警方人員說,陳文明招供並前往陳銘輝墳前祭拜後,就說陳銘輝的鬼魂不再纏著他了。
在台灣,偶爾會看到媒體報導像這種因被害死者「託夢」而破案的新聞,雖然不知真實性如何,但很多民眾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理。當然,警方辦案走投無路時,只好把「託夢」當作參考,但破案最終還是要依靠證據。
今年四月,有一名男子騎機車在路上時,連人帶車掉到排水溝,不幸死亡。死者的家人以死者「託夢」申冤,甚至說夢到死者機車遭白色汽車擦撞才跌到水溝裡,希望警方再查清楚,也呼籲肇事者要有良心趕快出來自首。但由於沒有證據,也就沒有結果。
事實上,警方辦案每當陷入膠著無法突破時,真的很希望被害死者能夠「託夢」指引破案線索,但大都事與願違。
今年三月,花蓮縣警察局長耿繼文為了宣示偵破當地五子命案的決心,決定住進凶宅七天,當時引起媒體大幅報導。在此一年半前,這間凶宅被發現有五名未成年子女的屍體,集體遭到綑綁、勒斃並反鎖在廁所中,死者的父母至今下落不明。警方一直無法破案,這間凶宅也傳出鬧鬼,引起鄰居恐慌。
根據媒體報導,耿繼文住進凶宅後,結果亡魂並沒有找他「託夢」,但住宅也沒有鬧鬼,他認為這樣雖然對案情沒有幫助,但至少可以讓凶宅附近的居民安心。
很多人好奇,亡魂到底有沒有「託夢」的可能呢?如果從心理學來分析,亡者大都找親人「託夢」,這可能是親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結果。
但根據傳聞的案例,亡魂有時也會找不相干的人「託夢」。對此,有些宗教師認為,亡魂要找什麼人「託夢」,要看跟這個人有沒有「緣分」。
從宗教的觀點來說,一個做壞事的人,即使可以逍遙法外,但將會良心不安,死後也逃不過審判,所以民間有「舉頭三尺有神明」、「平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的說法。佛教則講因果關係,有業必有果報。
至於有沒有「鬼月」?則可探討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源自中國儒教官方「祭厲」、民間「施幽」的禮儀,以及道教的「中元齋」、佛教的施食儀「盂蘭盆」,具有安定幽魂、祈求赦罪、救度眾生的精神。如果有鬼魂,我們應該同情,不必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