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辭典》行動與冒險的魅力———小說家的遊蕩思維

朱嘉雯 |2008.08.08
452觀看次
字級

米蘭.昆德拉列舉十八世紀歐洲著名小說時,曾提出這個時代的人們善於營造「行動與冒險的魅力」。以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的小說《項迪傳》(Tristam Shandy)為例,男主角剛剛開啟了一個屬於夜晚的回憶,卻隨即為另外的想法所吸引,然後又引出了另一個思緒……。情節不斷地離題,男主人公被人遺忘了一百多頁!那又如何?「藝術形式始終是超越形式的。」

斯特恩的一再離題,使人們無法預估後事,卻也引發了讀者神遊於冒險行動中的興味。自十八世紀理性主義開展以來,人們盯緊了所有事件的因果鎖鍊,把整個世界化約為合邏輯的因果循環,不料文學僅存在於原因和結果之間的斷裂時空,那也是任思緒遊蕩的閑在境地。

斯特恩的另一作品《感傷之旅》(Sentimental Journey)正是這樣的例子,作者以個人化的思緒填補遊記體的框架,開啟了旅遊書寫作為個人心靈記錄的扉頁。二十世紀意識流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有感而發道:「正是對話語忽略不記,反而對沉默興致盎然,斯特恩才成為現代作家的先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