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引起的因素許多,中醫治療失眠主要是從調整人體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等的平衡,不僅可以提高睡眠的品質,更可提高身體抗病力。除了尋找醫師診療外,也可以自我按摩穴位方式幫助入眠!按摩手法是手法技巧與力量的完美結合,而手法必須:
一、持久:盡量保持動作與力量連貫持續,勿斷續。
二、有力:有一定力度,輕而不浮、重而不滯。
三、均勻:用力均勻穩當有節奏、勿輕勿重。
四、柔和:心情柔軟,動作緩和,勿用蠻力或突然加勁使力。
力量大小以自覺痠痛、舒服為宜。
舉常見幾種類型:
一、肝鬱化火型—穴位可選取:太衝(屬肝經)、內關(屬心包經)。
症見︰多夢、淺眠容易驚醒、憂愁焦慮、胸熱心煩引起眠不安…
功能︰太衝舒肝理氣、清降肝陽、緩急止痛、定志安神;內關清心胸鬱熱、寬胸理氣、安神助眠。
二、心脾兩虛型—穴位可選取︰神門(屬心經)、三陰交(屬脾經)。
症見︰食少體倦、思慮過多、心悸健忘不眠…
功能︰神門定志安神;三陰交則補脾助消化、調和生血。
三、心腎不交型—穴位可選取:通里(屬心經)、照海(屬腎經)。
症見︰煩躁不安、口乾無津、夢遺健忘不眠…
功能︰通里疏通心氣、鎮靜安神;照海疏通腎氣、補腎和血。
四、脾胃不和型—穴位可選取:陷谷(屬胃經)、隱白(屬脾經)。
症見︰胃脘脹悶不適、頻頻噯氣、食慾不振、胃不和則臥不安…
功能︰陷谷疏降胃中濁氣;隱白扶脾益胃、清心定志。
五、腎氣不足型—穴位可選取:申脈(屬膀胱經)、照海(屬腎經)。
症見︰腎氣不足夜多尿、腳氣多而足腫則眠不安…
功能︰申脈舒筋活絡、緩急止痛、定志安神;照海滋腎益陰、清神志、安心神。
以上穴位見下圖說明。
中醫辨證穴位按摩是以調整整體,使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等平衡,達到安神入寐的目的。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 陳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