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災後重建 佛光會捐助房舍

人間社記者心由曼德勒報導 |2025.11.24
85觀看次
字級
國際佛光會啟動「緬甸災後重建─房舍捐助計畫」,祕書長覺培法師(前排右5)、世界總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前排右4),率團前往曼德勒展開關懷行程。圖/國際佛光會提供
覺培法師(第2排右4)與覺誠法師(第2排右5)帶領團隊在緬甸關懷民眾的教育及生活需求,受惠者皆表示佛光會援助如黑暗中的明燈,帶來希望與溫暖。圖/國際佛光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由曼德勒報導】長年處於內戰的緬甸,在今年3月28日遭逢強震,更讓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對沉重災情,國際佛光會立即啟動「佛光聯合救援團隊」,深入重災區曼德勒展開救援,運送數十噸物資,並提供義診服務。當地大量寺院倒塌,僧侶與災民失去遮蔽之所,緊急安置需求迫在眉睫。

為協助災後復原,佛光會啟動「緬甸災後重建─房舍捐助計畫」,撥款20萬美元(約新台幣627萬元),於清理瓦礫後,依寺院與家庭需求,以輕鋼架新建108個房舍單位,規畫為8坪或16坪大小。其中包含28座損毀寺院的64間多功能宿舍、教室與齋堂,以及44戶家庭的簡易房舍。同時另撥款4千萬緬幣(約新台幣59萬7220元)支援寺院,協助僧團食衣住行,共計逾千人受惠。計畫中並為當地興建一座村莊活動中心,成為僧信交流與受災民眾聚會之重要空間。

災區頻停電 太陽能電板穩供電

11月19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與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率領馬來西亞佛光會員前往曼德勒進行關懷行程,並因災區停電頻仍,特別捐贈「太陽能電板」協助改善生活。

在此次行程中,賓烏倫的昂梅葉德那寺令人印象深刻。寺院目前收容43名來自欽邦及克欽族的戰後遺孤,覺培法師與住持Issariya比丘分享交流時,了解到孩子及小沙彌們渴望安定生活,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阿馬拉布拉區是一座僧信共融的純樸村落,村中共有11所比丘寺院,比鄰民宅。該地曾孕育出當地知名高僧莫谷長老。此次,佛光會為當地5座受損寺院重建15間大小不一的房舍,作為比丘與沙彌們的修行及住宿空間。落成後,僧眾臉上洋溢喜悅與感恩,顯示重建使生活逐漸恢復秩序。

勘查修復建築 助僧尼安心研學

戒女院作為緬甸僧尼教育重要基地,院內學生自3歲幼童至成年僧尼皆有。佛光會於17所戒女院共建設逾30間房舍,並由覺培法師與覺誠法師帶領團隊實地關懷,了解教育及生活需求。除加強衛生設備,對於地震造成的牆體裂痕,也安排工程師後續勘查,協助院方安全修復,讓僧尼們能安心研學與修道。

受惠的僧侶、在家居士或災民表示,佛光會的援助如黑暗中的明燈,帶來希望與溫暖。雖然地震無情,人間仍充滿慈悲善意。

緬甸目前尚無佛光會協會,本次救災與重建行動得以順利展開,亦感謝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當地因緣,並支持災後工程委託建設,使重建工作更為順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