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中日關係持續緊張,新加坡總理黃循財19日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晚宴時表明,希望中日兩國能找到化解分歧的方式,以舒緩當前的雙邊緊張情勢。他又指,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支持日本在區域內扮演更重要角色,包括安全前線,以促進穩定。
新加坡《聯合早報》及香港《南華早報》20日報導,黃循財在該晚宴中和彭博總編輯米可斯維特對話時說,各方均希望亞洲保持穩定,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當然也希望中日找到讓當前問題降溫的辦法。
黃循財還說,中日雖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但關係「複雜」,中日在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問題上有領土爭端,且至今沒走出二戰歷史的陰影。
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答詢時,聲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能動用自衛隊的言論,黃循財並未置評,但認為日本現在顯然想讓這場糾紛降溫。
另對台海是否可能發生衝突,黃循財研判,在可預見的未來,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並不高;除非有觸碰中國大陸紅線的事件,像台灣片面宣布獨立,否則北京不會採取單邊、無端的行動。
黃循財提到,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政策走向很關鍵,當前美國在依「一中政策」與《台灣關係法》支持台灣擁有自我防衛能力的同時,也強調任一方不應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只要美國維持政策的一貫性,「就有很大的機會保持台海和平穩定」。
而中國大陸19日通報全面禁止日本水產進口,對此,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20日轉發相關新聞,大嗆中國難以戒除威壓的惡習。
陸重申拒見高市:日方自重
中日對立影響範圍擴及中日韓3方交流合作。韓聯社報導,南韓文化部收到中方通知,原定24日在澳門舉行的中日韓3方文化部長會議將延期舉行。
此外,本周末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中國總理李強都將出席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仍在爭取兩人在峰會期間進行非正式會談,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9日重申,「李強總理沒有會見日方領導人的安排,請日方自重。」
毛寧強調,如果日本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真的沒有改變,日本領導人就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口頭上稱立場未變,行動上卻步步越線,「僅憑一句立場未變,解決不了中方關切」。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社評,高市危機不可能「軟著陸」,中方「完全有理由、有必要採取進一步的、更強有力的反制措施」,並稱中方工具箱的選項「很豐富」。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18日在莫斯科表示,高市的言論極為危險,日本應深刻反思歷史,從二戰中汲取教訓。
中抵制旅遊 日恐損失3580億
而中國呼籲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旅行,此舉將導致中國觀光客大幅減少,帶給日本相當程度損失。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中國抵制赴日旅遊恐令日本經濟損失1.79兆日圓(約新台幣3580億元),實質GDP下滑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