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立冬節氣剛過,周五即將邁入小雪。許多人一到冬天,就手像冰棒、腳像冰塊,入睡前總要「預熱」許久才能暖和。中醫指出,手腳冰冷並非單純天氣變冷,而是體內陰陽失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主要分為「陽虛的虛證」與「氣血受阻的實證」,兩者調整方式截然不同。
中醫師藍涵鐘提出「3穴位+2食補」5項自救法改善:
1.關元穴位置在肚臍下3指寬,被視為「氣的發電站」。能溫養全身、補氣固本、強化下腹循環。睡前以雙掌輕揉5至10分鐘,有助提升暖度。
2.中脘穴位於肚臍上四指寬,為調理脾胃的重要穴位。早上醒來後以雙手中指輕抵此穴,配合深呼吸5至10分鐘,可促進消化、使體內升起暖流。
3.大椎穴位於頸後最高骨節下方,被稱為啟動陽氣的「身體開關」。早晚以熱毛巾熱敷2至3分鐘,可提升免疫力。
4.溫補飲食可依體質補充紅棗、桂圓、黑木耳、山藥、薏仁、薑等食材,做成茶飲或藥膳。
5.適度活動輕快步行、伸展與簡易暖身操都能提升末梢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