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與線條對話 找回自己

文/陳慧青 |2025.11.18
29觀看次
字級

文/陳慧青

不同的筆,勾勒出不同的線條。無數日子裡,我與線條對話、反思,也一步步成就了今日的我。

小時候的我,在純樸的鄉下長大,童年裡唯一學過的才藝就是書法。沒想到,長大後工作之餘,竟然在陪伴孩子上才藝課時,與書法再一次相遇,而這一回,便成為我至今不斷延續的生命旅程。

起初,我陪孩子學畫畫,沒想到孩子學到一半便失去興趣,勇敢告訴老師不想再學了,最後竟然是我接下了畫筆。老師告訴我:「想畫好畫,先從書法的線條開始。」於是,我與線條的緣分正式展開。

剛開始臨摹時,我練習王羲之的《蘭亭序》、于右任的草書、鄧石如的篆書……一筆一看,一看再寫。往往甚至連從哪裡下筆都困惑不已,只急著把字帖上的形體複製出來,結果卻一次次失敗,寫不出流暢之感。

線條讓我挫敗,逼得我退到牆角蜷縮。但在某一天,我忽然看清自己寫下的線條,猶如「組合肉」般虛假,看似牛肉卻缺乏自然的油花。我心裡響起一個聲音:創造屬於自己的線條吧!別人的線條是別人的領悟,那我的呢?

於是我改變方式。先閉上眼睛,感受每一個字的線條律動,想像它們自然的生成與作者書寫的氣韻。慢慢地,線條在我眼前跳舞:一會兒是華爾滋,一會兒是倫巴,一會兒又像芭蕾。於是我拿起筆,隨著心中的節奏,舞出自己的線條。不再追求評論,不分好壞,只有最真實的感受。

拋下字帖,放下執著,一筆一畫隨著心情流動。原來,線條的變化正是我心性的映照。自在的線條,讓我放下拘泥,開始享受繪畫,突破自己,嘗試更多可能。線條可以向上,可以圓潤,可以轉圈,每一筆每一畫,都是最真實的自己。

在與線條的對話中,我重新找回了創作的信心,也找回了自在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