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勞工保險基金面臨破產,政府多年來採取撥補方式,勞動部前部長何佩珊甚至說出「撥補就是改革」。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審查立委提出的勞保修法草案,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支持撥補法制化,將「撥補」、「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明文入法;但根據《財政紀律法》,政府無法將固定金額入法。
多位立委提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包括增列政府撥補為勞工保險基金來源、每年編列預算撥補基金、撥補金額不得低於1000億元等,並把「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的文字入法。
洪申翰表示,現今都是「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去年撥補了1300億元、今年撥補1200億元再加上100億元的特別預算,他支持將撥補、最終責任明定入法。但依《財政紀律法》第7條規定,各級政府及立法機關制定或修正法律,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因此修法不能明定政府每年撥補金額。他表示,政府會持續撥補、勞動部會極力爭取每年不低於1000億元。
基金財源 評估各種可能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詢指出,以勞保基金的收支表來看,勞保基金10年後逆差將達到6000億元,16年後達到1兆元,撥補金額若未明確入法,勞工如何相信政府撥補的額度,不用擔心以後領不到錢?洪申翰回應,會針對勞保基金收支,兩個月內提報告。
對於勞保基金缺乏財源,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建議可將證交稅列入財源之一。她表示,這不是要提高證交稅的稅率,而是在股市好、金融市場好的時候,提撥一定比例到勞保基金。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有學者建議可仿效挪威成立主權基金挹注勞保基金,也有學者建議啟動儲備基金、或讓政府透過發行公債籌措資金挹注勞保。洪申翰表示,任何可能成為勞保基金的財源,勞動部都願意評估,允諾本會期結束前提供可行性評估。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質詢,如今仍有逾8成5勞工未自提6%的勞保基金,而愈高薪的勞工愈願意自提,反倒是更需要勞保的低薪勞工,缺乏自提意願,建議政府加碼鼓勵自提。洪申翰表示加碼需考慮政府財源。
遺屬年金 無法指定受益人
此外,現行勞保遺屬年金制度對單身者並不友善,若無符合資格的配偶、子女、父母或祖父母,遺屬年金可能全數歸公。導致單身族群終身繳費,其生前實際照護者或有扶持與陪伴關係的卻無法獲得合理保障,多位立委因此提案修法,包括希望能比照公教人員保險,可指定遺屬年金的受益人。
但洪申翰表示,依大法官釋字第549號解釋,遺屬年金是所得的替代,「非屬遺產」,因此不能比照遺產於生前指定受益人,「行政部門不能違逆釋憲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