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照顧兒童醫療,解決少子化困境,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衛福部將組織調整,新增「兒少及家庭支持署」,做為專責兒童照護的行政機構,接住每一名國家未來主人翁的身心發展照顧。這將是衛福部第6個署,部長石崇良盼明年立法院第一會期順利完成修法。
台大醫院昨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賴總統蒞臨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榮譽理事長呂鴻基多年來倡議成立兒少權責部門,「我今天宣布,未來衛福部將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以一個兒童專責單位照顧兒童身心健康,也是向呂鴻基教授的回報及致敬。
兒科資源升級 明年1月實施
賴總統表示,為持續照顧兒童健康,今年至2028年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顧第二期計畫」,預計4年投入135.6億元,提升兒童醫療照顧量能、促進人才留任。今年另編列27億元建立全國3層級兒童醫療體系,由全國8家核心醫院專責重難罕疾病的治療,且輔助27家重點醫院整合周產期及重症支援,提供產前急診到加護病房的連貫性服務。
此外,健保去年到今年共挹注8.57億元,用於調升兒童或兒科專科醫師健保支付,包含兒童重症住院支付,及低度、中度、高度生物等效劑量的質子放射治療等,預估每年約100名兒童癌症患者受惠。今年年底將再提高兒科病房、兒童加護病房住院診察費,預計明年1月實施,另將加強投入資源於兒童精神科、小兒外科、小兒骨科等其他兒科。
在兒童心理健康方面,政府投入約1.3億元,推動「復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團隊」與「心智病房計畫」,建立跨專業精神醫療團隊與教育訓練制度,讓兒童與青少年身心均能獲得完整照護。
至於目前兒科醫師人力短缺,賴總統表示,為提升兒科醫療人力,政府積極提供住院醫師及研修醫師留任獎勵。截至今年10月,已有231名住院醫師及149名研修醫師因留任而獲得獎勵。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兒少及家庭支持署」納入家庭支持原因是兒童未成年前需要家庭支持,該署未來將負責兒童健康規畫,其涉及社會、環境、學校等方面,類似綜合規畫單位,若討論跨及健保給付、預防保健及注射等,就再由健保署、疾管署等各單位負責。
石崇良:同步推組織調整
石崇良強調,這次不只單純新增一個署,而是同步啟動衛福部大規模組織調整,藉此檢視並整合其他業務,如長照體系的職掌配置,並規畫國健署擔負公共衛生業務的推動及健康促進,預計今年底前向行政院提出《衛福部組織法修法》草案,希望明年立法院第一會期通過修法。
衛福部於2013年7月23日從衛生署升級為「部」,現行組織架構內共有疾管署、食藥署、健保署、社家署、國健署等5署,以及長照司、保護司、醫事司等10個司,「兒少及家庭支持署」成立後,將成為第6個署。
幕後推手呂鴻基表示,「少子女化是國家的危機,沒有兒童就沒有國家」,呼籲政府進一步成立兒童研究中心,並積極參與相關兒童國際組織,深入研究兒童身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