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中)12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撥款法案,結束美國史上最久的政府停擺,重啟美國聯邦政府。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美東時間12日晚間以222票對209票,通過爭議激烈的臨時開支法案,火速送往白宮,總統川普當即在橢圓辦公室簽署法案成為法律,為長達43天的史上最長政府停擺,畫下句點,正式重啟政府運作。
67萬無薪假公務員 將返崗位
美聯社報導,在投票前,眾院議長強生發表措辭嚴厲演說,將政府關門的責任推給民主黨。強生說:「他們明明知道這樣做會造成痛苦,但他們還是做了。整個行動毫無意義,錯誤且殘忍。」
白宮表示,川普12日晚間9時45分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法案成為法律,正式重啟政府。
聯邦政府上次關門,發生在川普首任總統任期,聯邦政府關門達35天,這次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關門,已長達43天,創最長紀錄。
川普對國會投票結果少有評論,但他透過社群發文批評民主黨人「惡意關閉國家的行徑,害國家損失1兆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46.62兆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項法案將延長聯邦政府撥款至2026年1月30日,其中包括為農業部、軍事建設和立法部門提供全年資金,另有保障聯邦公務員在2026年1月底前不會被裁員的條款。
政府重啟後,約67萬名放無薪假的公務員將返回工作崗位,另有數量相當的無薪執勤人員將獲補發工資,包括6萬多名航管員與機場保全。
眾議院規則委員會11日晚間挑燈夜戰,將法案送出委員會,當晚眾院全院213票比209票通過程序投票,在兩黨各自發言後,進入正式表決。
眾議院在美東時間12日晚間8時20分完成表決,以222票比209票通過法案,6名民主黨眾議員跑票支持共和黨法案,在白宮等候的川普立即簽字。
75%人認為 兩黨皆有責任
民主黨參議員過去1個多月來堅持,任何重啟協議都須包含延長今年底到期、俗稱「歐記健保」(Obamacare)的《可負擔健保法》(ACA)補貼。
共和黨議員理解民主黨的訴求,畢竟這攸關逾2000萬國民醫療保費,ACA補助若未延長,這些人的保費2026年將大幅上漲,但川普和共和黨領袖堅持,政府重啟後再討論此議題。
7位民主黨參議員及1位無黨籍議員倒戈支持共和黨的開支法案,共和黨領袖則承諾12月中旬前就ACA補貼議題投票。共和黨在參院擁有53席比47席優勢,但參院規定大多數法案需60票才能過關,而前述8位議員倒戈正好讓共和黨通過開支法案的門檻。
在美史最長政府停擺落幕後,民主黨迅速陷入內鬥;儘管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在最終表決時投下反對票,且整個秋季都強硬表態反對共和黨撥款方案,他仍成為眾矢之的。
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至少75%的人認為,兩黨每人至少都要承擔「適度」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