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展館大廳裡,圍繞環保愛地球意象,引人省思。圖/美聯社
佛光山南美洲總住持妙佑法師(右3)、國際佛光會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胡偉杰(左2)等佛光人,12日於COP30會場分享佛光會倡議環保與心保理念。圖/國際佛光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林育如、心主、普達貝倫報導】COP30期間,國際佛光會和印度的非營利組織VIKALP執行董事Himanshu Banker、環境之友夥伴計畫(Janvikas)顧問Chirag Bhimani醫師,12日共同在聯合國氣候峰會藍區舉辦一場「運用原住民知識與佛法智慧建立對氣候變遷的堅韌力」主題的發表會。台灣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瑞文帶領的團隊,以及崑山杜克大學教授蔡珺亮等到場聆聽。
會議一開始,佛光山南美洲教區總住持妙佑法師帶領大眾進行5分鐘的禪修,透過數息放鬆身心,落實心靈環保。
森众倡議 致力生態修復
國際佛光會檀╱教講師聯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廣志,介紹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主要精神,以及大師所倡議的環保與心保的理念,他闡明佛光會與綠色基金會如何以自然解方為核心,發起「T-Earth森众倡議」,以建構一條由社區、信仰、科學與公益交織而成的生態修復路徑。發表會中也介紹「蔬食A計劃」以及全球復蔬公益路跑的成果。
國際佛光會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胡偉杰指出,佛光會與綠色基金會的T-Earth計畫有三個T,尤其重要的是團隊(Team),眼下的氣候挑戰,像佛光會這樣的非政府組織如果能夠和政府及業界合作,可以把環保計畫的成果最大化,例如國際佛光會、綠色基金會與台大實驗林的合作,就是很重要的基石。
胡偉杰進一步說,這合作案將可以提供企業所需要做到的企業社會環境治理,讓企業為社會環境的影響負責。此外還有生物多樣性林地的碳含量、生物信用額度、森林農業與整體林地價值提升都很符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期待。作為一個信仰組織的佛光會,可以是信仰團體在這個領域的標竿,讓大家看到漢傳佛教與人間佛教在這個領域的努力。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Miguel Pareira Neto律師也分享,如何受到星雲大師的智慧感召,落實環保與心保。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熱中推動素食倡議的Tim Reysoo,對佛光會的「蔬食A計劃」大表認同,他說,可以理解蔬食A計劃尊重參與者各自決定素食天數的原因,並希望有機會能造訪荷華寺,和佛光會進一步在素食推廣上合作。
奧地利格拉茲大學Ilona M. Otto教授提問,如何培養更多女性領導人的議題。曾廣志列舉星雲大師有感於比丘尼對佛教諸多貢獻,將3位比丘尼塑像納入佛陀紀念館18羅漢之列的例子,闡明大師對兩性平等的態度及對女性擔任領導的支持與鼓勵。佛光山教團對女性的尊重與栽培,讓M. Otto教授讚許。
全球復蔬 積極推廣素食
對發表題目感興趣而來參與的Aliena Trefny-Said來自瑞士。她表示,從發表中體會到不虛此行,所以任何針對環保的積極行動,都是有意義的。
最後由妙佑法師領眾恭讀星雲大師〈為自然生態祈願文〉,並以葡萄牙文唱頌〈三寶頌〉,現場Miguel Pareira Neto理事及其夫人Rosane也一同獻唱,為發表會畫上感人的完美句點。佛光會贈與每位聽眾森众茶及吊飾,分享多年來茶樹計畫的結果。
會後,現場有工作人員主動分享,這是一整天下來最讓人感動的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