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邱海靖
父親身故後,我一個人飄洋過海移居台北,至今八年。別人見我遠離香港的急促節奏,羨慕我慢活,但總奇怪我這中年男子何以常常冒出青春痘,鼻頭紅腫如活火山。堂堂男子漢實在有口難言,不便向人訴苦:「只要母親來台,我的身體就有『反應』。」
從小被植入「孝順父母就要有求必應」、「長子要為弟妹樹立榜樣」等木馬程式,接受母親差遣是天經地義,挨罵更是不能回嘴解釋。即使我已移居來台,她一樣鞭長可及,只要收到她赴台的手機訊息,我便血壓急升,睡不安寧。因為「太后駕到」,我必須變身宮女迎駕,安排專車接機、住宿、手機預付卡、餐廳訂位等,不得怠慢。
一個太后已夠麻煩,隨行還有「古肅」又愛面子的阿北男友。接機後,我為阿北奉上一張4G手機預付卡,但睡前接到太后懿旨,阿北啟動預付卡失敗,明早立刻解決。一想到必須拋開工作伺候他倆,我的腦海不斷上演被客戶投訴的災難場面,一夜無眠,頭痛欲裂。
解決太后的三餐很惱人,她必問我:「吃什麼?」要我馬上提供包含訂位、叫車到飯店來回接送的一條龍解決方案。點餐時,太后習慣性提問,然後習慣性打臉,一一推翻我的建議。
連續兩晚失眠,除了頭痛更開始發冷。掙扎起床掛號就醫,我傳訊息給太后,說明晚上不參加家族聚會了。但太后不痛不癢回道:「你還是搭計程車過來飯店,接我們去聚餐吧!因為我要帶一個很重的行李箱去餐廳交給外孫,請他暑假結束後帶回美國轉交你妹。」
那晚死撐到家族聚餐結束,回家後病情加重,腹瀉不斷,明明是大熱天卻如身處廣寒宮,感覺快要往生。我一周無法工作,取消無數會議,回診三次才漸漸痊癒。
這次大病迫使我痛定思痛:明明超出身心負荷,為何總以「盡孝」和「顧全大局」來勉強自己?我要繼續接受「情緒勒索」嗎?
太后是嬰兒潮世代,五十年前接受大學教育,畢業後迎上「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的七、八○年代,創業成功,一生順遂,如今年逾七十,退休後仍然一身老闆氣場。期待她為我改變習性,是不可能的奢望,那麼就試著改變我自己吧!
拿出紙筆,我嘗試寫出日後應對太后的SOP:如果她問我三餐吃什麼,一律答某某港式飲茶,這是她和阿北懂得「自行」前往的老地方。如果她貪求台灣藥價比香港便宜一點,我不會擱下工作,跑遍各區藥局尋找、預訂、取貨、核對品項、找紙盒包裝、到郵局取票排隊填寫表單寄空郵,而是請她「自行」在香港買。
最近陸續聽到朋友聊起,不少人的父母愈老愈偏執,愈不好相處,有些極端行為甚至是失智症早期徵兆,方知我並不孤單,如何重新適應老後的父母,正是我輩的新功課。
夜闌人靜,手機又傳來太后的訊息,通知下月再來台北,要我幫她預約到大醫院體檢,並安排……我深吸一口氣,決定「已讀不回」,先好好睡一覺,明天再說。(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TWLA2010)